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上海的城市热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城市独特的下垫面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人为热”,形成了城市比四周乡村温度高的城市热岛,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一个城市中热岛的出现频率、强度及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等,须有一个定量的估计。本文选择上海市区的10个城市气象哨和城市边缘的龙华站、近郊的莘庄站、远郊的松江站1983年至1987年的气温资料,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测站位置见图1。一、热岛的水平分布上海市区1983~1987年的年平均气温分布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热岛中心位于市中心的静安区一带,市区东北部的杨浦区还存在一个弱的次中心。等温线与黄浦江在市区的走向完全一致,浦西为暖区,浦东为冷区。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大气稳定度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气象参数。一般以常规的气象资料,用 pas-quill-Turner 的方法来确定。该方法首先由pasquill 提出,用太阳辐射的强弱和离地10米高的风速来估算各级(A~G)稳定度。1964年,Turner 用云量、云高和太阳高度角配合来确定太阳辐射的强弱,使 pasquill 方法得到了完善。1972年,美国核电局(USAEC)提出直接用近地面层的温度梯度(△T/△Z)来确定各级稳定度(表1),在美国和加拿大采用较多。1973年,日本原子能调查委员会又根据白天各时的日射总量和风速,晚上各时的辐射平衡量和风速作为确定各级稳定度的依据,即所谓“日本式 pasquill 稳定度分类”标准(表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