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立  钱瑜  蔡云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3):569-575
将多米诺效应纳入化工区环境风险评价中,采用扩展概率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计算多米诺事故的概率,运用大气和水扩散模型模拟污染事故的后果,进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在多米诺事故情景下的区域环境风险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域67.5%的风险源能引发二次事故,平均每个初始事故引发9.58次二次事故、17.21次三次事故.二次事故情景和三次事故情景下的区域环境风险值分别是一次事故的6.40倍和12.33倍,多米诺效应明显放大了区域环境风险值,应成为今后风险防范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日趋频繁,海洋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保护海洋环境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以<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的立法实践为研究背景,对地方立法的必要性、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以及对排污费的使用等立法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以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镇域综合执法改革、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为例,简述环保制度改革要求及各项制度可能对网格化监管产生的影响,结合江苏省各地网格化监管调研情况,分析网格化监管与制度改革的关系,提出网格化环境监管与各项制度未来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报废汽车回收率对汽车回收拆解利用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对四川省报废汽车回收率影响因素做了相关研究,结合四川省报废汽车回收产业发展现状,从经济层面、政策层面、技术层面、思想层面和其他层面5个维度提出了12个影响因素,并收集了专家问卷,借助Fuzzy-DEMATEL法定量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合ISM法分析了报废汽车回收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识别出收车成本、回收利润、车主收入水平、环保意识、法律意识5个直接影响因素,非法回收处罚力度、补贴政策、零部件再利用政策3个本质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措施,为四川省报废汽车回收率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省涉铅行业综合整治工作为例,建立第三方评估方法,构建由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指标类别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已经开展的涉铅行业综合整治措施开展试评估。结果表明,涉铅行业综合整治效果达到预期效果的80%,政策实施对污染防治产生一定效果。研究指出,从环境效益为出发点、兼顾考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的指标体系,可较为客观、公正、全面地对环境政策举措产生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真实反映生态环境政策举措对环境、经济、产业、社会造成的影响。提出,第三方评估法可用于指导、推动政策不断改进、修订和补充;生态环境政策在制定时应适当关注社会、经济等因素,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为推动江苏省生态环境政策举措第三方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种重金属同时存在于环境介质中、相互影响产生联合毒性作用的现状,以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为基础,通过内效应综合危害指数法计算2种重金属的危害指数,研究铜、锌联合暴露情境下的人体健康风险。将此方法应用于华东某铅锌矿区周边村民健康风险评价实例,计算通过饮用水暴露下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虽然村民实际暴露剂量均低于铜、锌经口摄入的安全剂量,但铜、锌联合作用对周边居民各器官组织造成的危害指数偏高,危害指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呈现先上升、到达峰值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在整个暴露时段内危害指数最高值达1.08,最小值0.60,平均值为0.75。实例证明,在健康风险评价中对联合毒性效应定量化表征,能为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准确、全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蔡云  刘鄂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3):190-192
基于新疆富有相当数量和种类的伴生放射性煤炭、花岗石、有色金属等矿正在开发利用,必然带来一些辐射安全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的实况,提出做好调查研究,查清伴生放射性矿的分布及辐射水平,将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科学性、实用性强的辐射审管标准,搞好宣传教育并全面做好监管工作等5项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江苏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的主要进展,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以及在加强规划衔接应用、规范开发建设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严格产业园区管理等方面的实施应用情况。针对当前“三线一单”存在的法律基础薄弱、制度衔接不强、清单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出台法律依据、加强制度衔接、完善清单体系的对策建议,为完善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