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铜陵地区滨邻长江下游,现为一近东西向延伸的隆起断块,四面为侏罗—白垩纪火山碎屑岩系和红层所围限,以富产铜、铁、硫、金等矿产而闻名于国内。由铜官山铁铜矿床和马山硫金矿床组成的铜—马矿田,即位于该地区西部(图1)。铜官山矿床已有数十年采矿历史,工作程度较高;同时,在成矿地质构造条件上也颇具代表性。因此,深入研究铜—马矿田的构造特征,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坑铁矿床位于福建省龙岩县东南约15公里处(见图6)。就目前所知,闽粤一带具有工业价值的铁矿,大多数都具有与马坑铁矿床相同或相类似的层控地质特征,通称“马坑式铁矿”。因此,深入剖析马坑铁矿床的地质构造控制因素,无论是对马坑式铁矿床成因的探讨,或是对已知马坑式铁矿床的评价,以及对今后寻找同类型矿床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对苏南地区志留—第三系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力学性质测试,包括岩石抗压强度、抗张强度、抗剪切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值。测试结果表明,苏南存在多个岩石力学突变层;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主要为岩石类型、组构、结晶程度和受力方向等。本文还讨论了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节理形成机制和应力转化过程。节理形成通常与岩石中各种缺陷有关,在缺陷处应力易于集中。节理具有多种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4.
宁镇山脉滨邻长江南岸,是南京与镇江之间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山体的总称。该地区交通方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我国地质工作开展最早、研究程度相当高的地区之一。 82—83年期间,笔者之一在着重对宁镇山脉中段进行现场调研基础上,通过已有钻孔的大量资料及沉积岩相建造和岩浆岩建造等的综合分析,提出宁镇山脉中生代以来是由先后三期推覆构造叠拼而成的一个复杂构造地区,同时,初步对其近东西向的主体褶皱构造进行了重新厘定,并在84年的继续工作中得到进一步证实。本文有关褶皱问题的讨论,主要是84年工作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引言 众所周知,无论是现实构造形态的判定或原始构造特征的研究,都离不开岩层产状变化的分析。然而,在野外工作中,岩层产状往往并不都是容易判定的。例如,在厚层状或块状沉积岩分布区和火山熔岩分布区,如果露头比较零星,其岩性层理或流理的产状就很难以确切判测。偶有不慎,甚至还会被局部存在的斜层理或缓节理所迷惑,造成层理、流理产状的误判、误测。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方法,目前还不多,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将岩层现产状复原到成岩时期原始产状,以及判识该地区古构造特征的方法了。  相似文献   
6.
一、区域地质背景 马坑式铁矿床主要分布于我国闽西南和粤北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闽西南地区位于闽粤海西—印支断陷带的北段(通称“永梅拗陷”),东邻浙闽粤中生代断陷带,西畔武夷隆起,南近广东梅县,北为闽西北隆起(图6)。闽粤断陷带是在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基底上发育的、主要由上古生界组成的海西期断陷。闽西南地区“马坑式”铁矿主要赋存于闽粤断陷带东侧的大田—龙岩复向斜内。  相似文献   
7.
黄梅铁矿区志留——泥盆系构成上薄皮推覆体,石炭——下、中三叠统构成中薄皮推覆体,而中、新生界为相对原地体。总体格架是在具有高差异应力(平均值为203.24MPa)和高应变速率(平均值为1.15×10~(-7)sec~(-1))以脆性变形为主的浅层次由NNW指向SSE方向的推覆构造运动中孕育的。菱铁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成岩菱铁矿和矿源层的形成;中期,经层滑——逆冲断裂的构造热液的强烈改造并重新富集;晚期,层滑——逆冲断裂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在东经115°30′~119°15′、北纬29°30′~34°范围内的下扬子地区中生界,笔者分设10个采点采集定向标本58块。岩样经系统退磁和各种常规检验,并同步进行了磁组构解析、筛选出原生剩磁,从而较系统地获得了该区内T_3-K_2各层系有代表性的古地磁资料。经与华北、华南中生代以来古地磁资料对比后发现:下扬子层体从三叠纪开始于赤道附近与华南地块分离,在晚侏罗—早白垩世快速向北运动,至中纬度带与华北地块拼贴而包容于白垩纪以来的华北块体,晚白垩世随华北块体转变为指向北西西方位的运动,到早第三纪晚期开始又转变为指向南南东方位朝低纬度快速运动,直至晚第三纪晚期才与中生代以来一直在中低纬度带上徘徊的华南地块拼合,从而构成了统一的中国东部大陆块体。  相似文献   
9.
广济县四望、松山咀和黄梅县大河、苦竹及宿松县界岭、二郎河一线存在一条规模较大的平移—推覆型韧性剪切带,其延60余公里,宽约5—15km。该带中糜棱岩岩石的斑晶及眼球体压力影不对称、重结晶石英斜列方式及微褶皱形态特征反映出以左旋剪切作用为主。有限应变沿x方向最大拉伸量为170%,沿z方向最大缩短量为57%。中心部位的糜棱岩明显经历了热加工—恢复作用阶段,是深层次韧性剪切的产物,古差异应力平均值为158.76MPa,应变速率为3.67×10~(-11)~6.17×10~(-12)sec~(-1)。晚期又遭受了脆性薄皮冲断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