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舜田 《环境》1998,(9):26-26
1973年,美国炸毁了一幢早期建造的高层住宅,并以此宣告“现代建筑”的死亡。美国和西欧是发展高层住宅最早的地区,但在60年代末、70代年初,城市居民纷纷弃楼外迁——冲出冷漠、枯燥的樊笼,回到大自然中去。致使城市中心区域许多高层住宅人去楼空。究其原因。概由住宅区规划和住宅设计忽视了社会心理学这门科学。由于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的各种态度与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温·邱吉尔的名言:“人造住宅,住宅造人”,说明不同的建筑空间和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  相似文献   
2.
古代风水理论与当代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舜田 《环境》1999,(1):35-36
对风水理论的探索,剔除其神秘莫测的迷信糟粕,重新认识其科学内涵,不但有助于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而且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环境理论。美国城市规划权威林奇认为,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向”,要“研究推理,谋求发展”。天人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部风水学的思想理论是“天人合一”(亦即“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地、人是万物之根本,“天生万物,地养众生”,而在大自然中,确立了  相似文献   
3.
古代都邑选址要求“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现代城市建设强调山、水、城相得益彰,两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