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岩浆、地幔和地壳之间相互关系的现代概念来解释地球化学资料,提供了对早前寒武纪大地构造模型和地盾起源的研究基础。由于地壳岩石的强烈分异作用,研究的重点不能放在地球以外的有关天体总成分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陆续发表了不少关于科马提岩的文章,国内也开始注意这种产于活动带的基性超基性岩。曾译作“介幔壳岩”和“镁绿岩”。 科马提岩这一术语是由M.J.维尔今(Viljaen)和R.P.维尔乔林(Viljolen,1969)提出的,当时专指南非(阿扎尼亚)巴布顿地区科马提的太古代橄榄岩和有关的镁铁熔岩。与普通的超镁铁岩不同,这一套岩石具流动熔岩的结构 构造,是喷出成因的。它的化学成分特点是高SiO_2,高Fe/Mg、低的碱金属,以及特别高CaO/Al_2O_3。C.布鲁克斯  相似文献   
3.
斯提耳沃特杂岩体的地质环境 斯提耳沃特杂岩体位于蒙大拿州熊牙山北缘。杂岩体下伏岩系为前寒武纪变质岩、上覆岩层系古生代及中生代沉积岩。杂岩体可分为几个主要的层状带,由上至下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