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118篇
污染及防治   15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典型有机污染物在黄河兰州段沉积物的吸附规律及影响,以黄河兰州段的沉积物为供试样品,选择萘(naphthalene)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采用批量试验法研究了污染物萘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初始质量浓度、pH、离子强度、粒径等影响因素以及解吸动力学.结果表明:黄河沉积物对萘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过程主要分为快吸附(0~4 h)和慢吸附(4~8 h)两个阶段,在8 h左右达到平衡;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热力学吸附特征.在25~45℃的温度范围内,E(吸附平均自由能)为0.288~0.316 kJ/mol(< 8 kJ/mol),吸附过程中,ΔGθ(吉布斯自由能)小于0,ΔSθ(熵变)与ΔHθ(焓变)均大于0,说明萘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混乱度增大的吸热过程,且以物理吸附为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沉积物粒径的增大,萘在其上的吸附量逐渐减小;增大吸附体系中的离子强度时,萘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过程受到抑制;当萘初始浓度增大时,吸附量增加;酸性条件抑制吸附过程,碱性环境促进吸附过程;黄河沉积物对萘的解吸量远小于吸附量,存在解吸滞后现象.研究显示,萘在黄河沉积物中的吸附速率受内部扩散、表面吸附和液膜扩散的共同影响,并且吸附过程同时受到沉积物粒径和溶液的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西南某机械厂遗留场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5种重金属(Ni、Pb、As、Co、V)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并在健康风险评价中引入蒙特卡罗模拟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Ni、Pb、As和Co存在富集现象,V分布相对均匀。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厂区内工业活动人为源、土壤母质自然源和周边工业活动大气沉降污染源。非致癌风险主要危害因子为As和Co,As为主要致癌因子。成人和儿童主要的暴露途径分别为皮肤接触和经口摄入。成人和儿童非致癌风险超过阈值的概率分别为11.60%和60.88%,致癌风险超过阈值的概率为4.36%和2.31%,对于成人和儿童最敏感参数分别为皮肤黏附系数和体重。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管控或修复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菲是一种国内外水体中普遍检出的优控多环芳烃,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然而,由于本土物种生态毒理学数据匮乏等问题,关于菲的基准阈值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9种本土水生生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9种水生生物的急性生态毒理学实验及3种慢性生态毒理学实验并推导了菲的基准阈值.此外,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对本地和非本地物种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以期探究美国水生生物毒性数据在我国本土基准阈值推导过程中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采用US EPA\"指南\"推荐的方法对菲本土水生生物急性基准阈值(CMC)和慢性基准阈值(CCC)进行了推导,分别为0.033 mg·L~(-1)和0.012 mg·L~(-1);另外,本土与美国物种敏感性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存在使用美国水生生物毒性数据来推导我国菲水生生物基准阈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吕伟  彭磊  周星煜  魏敦庆 《环保科技》2021,27(6):12-14,60
以深圳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纳滤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沉淀+高级氧化+A/O\"组合技术处理浓缩液.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对浓缩液COD、总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62%、48%;高级氧化对混凝沉淀出水COD、色度去除效率分别为71%、99%,对总氮无明显去除效果;A/O深度处理工艺对高级氧化出水COD、总氮平均去除效率分...  相似文献   
5.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nzyme transformation of PBDEs and to track the key enzymes involved in PBDE degradation in plants, in vivo exposure of plants of ryegrass, pumpkin and maize and in vitro exposure of their root crude enzyme extracts to PBDEs were conducted. Degradation of PBDEs in the root crude enzyme solutions fit well with the first order kinetics (R2 = 0.52–0.97, P < 0.05), and higher PBDEs degraded faster than the lower ones. PBDEs could be transformed to lower brominated PBDEs and hydroxylated-PBDEs by the root crude enzyme extracts with debromination as the main pathway which contributed over 90% of PBDE deple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osure to PBDEs produced similar responses in root enzyme activities of which the nitroreductase (NaR) and glutathione-transferase (GST) activiti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peroxidase, catalase and cytochrome P-450 activities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Furthermore, higher enzyme concentrations of NaR and GST led to higher PBDE debromination rates, and the time-dependent activities of NaR and GST in the root crude enzyme extracts were similar to the trends of PBDE depletion. Al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aR and GST were the key enzymes responsible for PBDE degradation. This conclusion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the in vitro debromination of PBDEs with the commercial pure NaR and GST.  相似文献   
6.
自愿减排项目是碳排放交易市场抵消机制的运行载体,灵活的自愿减排抵消机制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补充,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碳泄漏,作为严重影响抵消项目减排效率的热点问题值得关注。目前,中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自愿减排市场,截至2018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共签发了约7200万tCO_2当量减排量,我国在建立健全自愿减排抵消市场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项目碳泄漏的负外部性这一实质,厘清其运行机理并积极应对。本文旨在系统阐述该问题,并为进一步实现抵消项目减排潜力提供思路和方向:从自愿减排项目碳泄漏的内涵与定义出发,首先对项目碳泄漏的分类进行梳理,并依据产生途径的不同重点分析了活动转移排放、生命周期、市场路径、生态以及技术泄漏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其次从具体项目应用、系统项目应用和宏观应用三个层面讨论了应对自愿减排项目碳泄漏问题的管理对策;最后结合我国自愿减排抵消市场的实际情况,建议未来抵消项目碳泄漏的应对和管理应在分门别类对其概念进行精准定义的基础上将解决措施的成本效益考虑在内,此外,在评估泄漏量时需要同时测算不同类型的碳泄漏,探究其协同效应以免高估其泄漏程度。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结构形式对燃气爆炸超压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改变燃气舱高度,通风分区长度和局部开口大小,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燃气爆炸超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冲击波传播速度随燃气舱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超压峰值曲线由\"驼峰状\"逐渐变为两端高中间低的\"盆形\",爆炸过程产生的最大超压与高度成反比关系.超...  相似文献   
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Examining the coexisting policies for mandatory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nique background for...  相似文献   
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occurrenc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ource analysis of antibiotics in global coastal waters and estuaries are not well documented or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介绍了铁在表生地球化学环境中的存在状态,亚铁的氧化动力学,铁微生物地球化学及铁在表生带迁移转化的环境学意义,强调了铁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