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1篇
  免费   5454篇
  国内免费   27228篇
安全科学   2368篇
废物处理   355篇
环保管理   1385篇
综合类   33218篇
基础理论   3152篇
污染及防治   5111篇
评价与监测   1715篇
社会与环境   603篇
灾害及防治   63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626篇
  2020年   1354篇
  2019年   2105篇
  2018年   2247篇
  2017年   2265篇
  2016年   1980篇
  2015年   2553篇
  2014年   3113篇
  2013年   3318篇
  2012年   3446篇
  2011年   2997篇
  2010年   2741篇
  2009年   2677篇
  2008年   2254篇
  2007年   2290篇
  2006年   1747篇
  2005年   1334篇
  2004年   1148篇
  2003年   851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714篇
  2000年   793篇
  1999年   655篇
  1998年   455篇
  1997年   420篇
  1996年   454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钢铁企业安全投资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钢铁企业安全投资的评价体系,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可对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某钢铁企业安全投资现状分数为83.9分,等级为较好,需着重加强安全培训、劳保品、工业卫生等人因素方面的投资;在环境方面的投资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er(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在环境各个介质及人体样品中广泛被检出,近年,在室内空气和灰尘中也普遍发现PFASs.研究表明,室内空气中PFASs的含量普遍高于室外空气,室内空气和灰尘中的PFASs可能是室外空气的污染来源及人体暴露源,因此室内环境中PFASs成为环境领域的又一个研究热点.但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开展室内空气中PFASs的相关研究,室内灰尘中PFASs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就室内空气和灰尘中PFASs的采样与分析方法、污染现状、来源分析及人体暴露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为我国室内环境中PFASs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灰色协调度模型在产业用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产业用水系统的时空动态发展规律,探讨其内部的协调关系,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然而,目前对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性分析还缺乏较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往在利用协调度模型进行用水系统有序度研究时,通常采用两段叙述的线性分段函数表示,较不适用于描述产业用水系统内部要素的非线性结构。因此,针对产业用水系统的特性,利用灰关联原理建立有序度函数,以建立更适于用水系统分析的灰色协调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1997~2005年产业用水系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产业用水系统基本有序,发展比较协调,其用水综合效益较大,但距离最优状态尚有潜力可挖;其中,农业用水子系统的发展较为欠缺,在未来用水规划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M. Baumg  rtner  E. Bock  R. Conrad 《Chemosphere》1992,24(12):1943-1960
Atmospheric NO2 was taken up by samples of various soils and building stones. The NO2 uptake rate constants were highest in soil samples taken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However, the NO2 uptake rate constants of the soils and building ston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ny of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moisture, pH, ammonium, nitrite, or nitrate. NO2 uptake by soil and stone was not abolished by autoclaving indicating a chemical uptake process. NO2 uptake by acidic and air-dry soils and stones resulted in nearly stoichiometric reduction of NO2 to NO. This reduction was enhanced by the addition of ferrous iron and was further enhanced by incubation under 1 ppmv SO2.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NO2 reduction may be coupled to oxidation of ferrous to ferric iron which may be reduced again by atmospheric SO2 thus regenerating the ferrous iron content of the soil or stone. Conversion of NO2 to NO was not observed in neutral or/and moist soils and stones. NO2 was also taken up by purified and sterilized quartz sand moistend with water. This uptake was enhanced by addition of humic material but not by addition of bacteria which both had been extracted from genuine soil. Under most conditions, only uptake but no release of NO2 was observed. However, NO2 was released in air-dry soils that were heated to 45–65°C, or in ammonium-fertilized soil or stone that was drying up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the latter conditions mimicking field practice, the NO2 release reached rates that were similar to the NO release rates.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开展工业区群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比较了单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区群环评的异同,以广州番禺区工业区群环评项目为例,简述了该环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世界博览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联动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空间整合与联动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8.
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空间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积累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以2000年中国县级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通过教育而积累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性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和女性接受教育的年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且显著,但前者贡献更大.此外,中国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在地区教育发展模式上,存在四种聚集模式,分别是H-H类型、L-L类型、H-L类型和L-H类型,这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剧了经济发展韵不平衡,对地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均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方法上,当探讨具有空间聚集效应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空间误差模型要优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9.
亚热带稻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稻田土壤中是否存在稳定的土壤有机碳(C)、氮(N)和磷(P)比值,基于亚热带区110个水稻土剖面和587个发生层的土壤调查数据库,在区域尺度上分析了典型水稻土C∶N∶P比值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并应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水稻土C∶N∶P比值与土壤-环境因子(地形和母质、土壤发生层、土壤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显示,亚热带区稻田土壤C∶N、C∶P和N∶P的剖面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2. 6、49和3. 9,C∶N∶P为38∶3. 2∶1.不同母质起源、不同土壤亚类和不同发生层的水稻土C∶N变异相对较小;但C∶P和N∶P的变异很大,两者均值也远低于全球(186和13. 1)和中国土壤(136和9. 3)的C∶P和N∶P的平均水平.尽管稻田土壤剖面的C∶N∶P相对不稳定,但由于稻田表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强烈,表土C∶N相对稳定(14. 2).这反映长期水耕熟化作用下,稻田表土中C和N仍存在紧密的耦合作用.然而,在稻田土壤剖面上,C∶P和N∶P并不稳定,SOC与全P含量、全N与全P含量也无显著相关性,表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土壤C∶N∶P解耦.地形、土壤质地、氧化铁和容重是调控稻田土壤剖面C∶N∶P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
蚯蚓对城镇污泥堆肥过程中微型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对比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等方法,以城镇污泥中的微型动物为对象,研究蚯蚓对堆肥过程微型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仅影响微型动物群落数量,对演替进程无明显影响.堆肥过程微型动物群落演替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10 d),固着类纤毛虫为优势类群阶段,该阶段微型动物变化多受限于环境的改变,蚯蚓影响较小;第2阶段(10~30 d),固着类纤毛虫和轮虫向肉足虫和线虫为优势类群的过渡阶段,该阶段蚯蚓对线虫数量有一定的限制;第3阶段(30 d后),肉足虫和线虫为优势类群阶段,该阶段蚯蚓对有壳肉足虫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群落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蚯蚓在第1和第2阶段作用不明显,在第3阶段增加了微型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减小了优势物种的优势程度.对固着类纤毛虫的同化作用是蚯蚓稳定堆肥环境、促进有机质降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