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杉木林凋落物产量、分解率与储量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福建三明采用2种方法测定27a生杉木林的杉木叶和小枝凋落物的分解率.采用网袋法(孔径0.5mm尼龙网袋)测定的杉木叶和小枝凋落物残留率Olson指数模型的分解系数(k值)分别为0.7692a^-1和0.2501a^-1,相应的第1年的分解率分别为53.66%和22.13%;另一种测定矗值的方法较为准确,是通过计算凋落物年产量与地面凋落物储量的比值得到,采用该方法计算的杉木叶和小枝凋落物的矗值分别为1.788a^-1和0.8622a^-1,分别是网袋法测定值的2.32和3.54倍,相应的第1年的分解率分别为83.27%和57.78%,分别是网袋法测定值的1.55倍和2.61倍.采用后一种方法测定的凋落物分解率可以解决尼龙网袋法测定分解速率结果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选取福建省不同千年桐种源在同一条件下人工培育,通过测定千年桐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分析千年桐叶片δ13C的特征及其种源差异,以及环境因素和种源生长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的变化范围在-26.06‰~-24.46‰之间,平均值为-25.54‰,其中莆田、顺昌和沙县种源δ13C值较大。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值与经纬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与年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是千年桐δ13C值变化的主要限制因素。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值与叶N含量以及C/N呈现二次曲线相关性。结合叶片δ13C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莆田、顺昌、沙县千年桐种源具有较高的δ13C值,对应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可以考虑栽植在较干旱、贫瘠环境中作为先锋树种,其落叶阔叶的特性也有助于养分回归、改良地力;而政和、尤溪、建阳种源的δ13C值相对较小,建议栽植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湿润地区,充分发挥对水分的摄取能力,提高其生长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