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6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与国民经济长期高增长相背离,证券市场出现了深幅下跌,投资者承受了巨大的投资风险,究其原因,体制性缺陷是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认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体制性缺陷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不够完备、法律法规体系不十分健全、监管体制不力、证券市场的功能定位扭曲、股权分置问题久拖难决等方面。目前该体制性缺陷是导致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下跌的重要原因,也给证券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投资风险。只有加快改革、完善法律和监管体制,我国证券市场才能具有投资价值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影响救援人员实战心理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采用走访、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消防部队的人员组成、心理状况和实战心理进行调查和研究,重点分析消防队员掌握灾害知识和经验积累对实战中出现的恐惧、紧张、急躁等心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知识和救援经验的增加对大部分消防队员均能起到消除紧张情绪的作用,知识水平和实战中的紧张与恐惧心理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且影响显著。笔者认为:将救援队伍和人员的灾害知识培训纳入日常工作,对提高救援部队的总体作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级指挥人员,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更佳的指挥应对。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外热部位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的影响,通过自主设计的试验平台对电荷量为100%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开展不同外热部位下热失控试验,探讨不同部位外热源对电池热失控行为过程、热失控响应时间、温度特性、电池破裂部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热源功率条件下,外热源位置对电池热失控过程中初爆与二次燃爆间的时间间隔存在影响,顶部加热时安全阀打开瞬间便发生二次燃爆,底部和中部加热工况下,时间间隔分别延迟至18 s和40 s;中部加热时池体温升速率最慢,为0.873℃/s,分别为顶部和底部加热时的77.5%和77.8%;中部加热时热失控响应时间最长达290 s,顶部和底部加热时分别缩短12.4%和30.0%;顶部和底部加热时,热失控破裂部位集中于顶部"褶皱处"和底部防爆阀,但在中部加热工况下,电池发生破裂部位的随机性增加,其外壳破坏程度也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随着2002年中国电信南北拆分,各家新兴通信运营商陆续成立,北方目前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内蒙电信公司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年该公司就有80多人“跳槽”。留住人才、稳定队伍是影响当前和长远发展的紧迫任务。对此,本文从人的需求理论出发,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自身工作需要,分析了人才流失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外热功率(220,170,120,70 W)下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特性,采用动压变温实验舱作为燃爆实验舱,并利用量热仪和ISO-9705烟气分析仪监测特征参数,对荷电状态(SOC)为100%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进行高温热失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外热功率条件下,锂离子电池进入热失控的过程呈现出相似的趋势,但是各阶段的特性却存在差异。池体表面中心温度、HRR,THR和耗氧量均随外热功率的降低而降低。高外热功率下燃爆响应时间点明显提前,池体温度更高,220 W外热功率下,燃爆响时间点为176 s,池体温度为720.6 ℃,比70 W时提前366 s,高210.03 ℃,可见高外热功率时,电池热危害性更高。热解烟气CO的峰值体积百分比浓度随着外热功率的降低而升高,而CxHy的峰值质量百分比浓度降低,,CO2的峰值体积百分比浓度降低。在70 W外热功率时,CO峰值体积百分比浓度高达0.322%,220 W时CO峰值体积百分比浓度仅为0.165%,说明低外热功率时,电池毒危害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农田污染土壤直接接触人体的健康风险没有明确的评估规范,部分研究主要采用并不完全适用的建设用地相关参数对农田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更贴近农田暴露场景相关评估参数的选择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在江西省东北部采集了重(类)金属污染较重表层农田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6种重金属镉、砷、镍、锌、铊和铜的含量,利用我国生态环境部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以农民为暴露对象对该农田土壤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探讨了每日经口摄入土壤量(oral soil ingestion rate, OSIR)、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air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 PM10)、每日呼吸空气量(daily air inhalation rate, DAIR)3个参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对比建设用地风险评估推荐参数,更贴近农田暴露场景的上述3个评估参数主要通过增大经口暴露与经呼吸暴露途径的暴露量,显著提升风险水平,其中OSIR和PM10的敏感性比例为100%。单因子砷、镍、镉致癌风险水平超过1.0×10  相似文献   
7.
张宇栋  刘奕 《安全》2021,42(6):20-25
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求社区应具备更高的风险治理精准化水平.本文通过风险治理环境和突发事件2个维度,并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背景,分析社区风险精准治理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揭示技术与制度协同这一核心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技术集成以及社区风险精准治理一体化2点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从社区数字模型、数据资源和功能应用3个方面,构建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实现社区风险治理精准化的技术体系范式.推进社区风险治理精准化,为我国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