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在新时代的积极响应,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转型和提升成为必然要求。在介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国土空间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要求决定了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转型。从工作理念、理论基础、技术体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整体综合理念滞后、理论基础体系欠缺、技术支撑相对薄弱、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等方面。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的路径和策略,主要策略包括强化系统思维、提升理论体系、加强技术支撑、完善机制建设等内容,以期为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体及沉积物氮磷水平对附植藻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沉积物及水体氮、磷浓度对附植藻类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水体及沉积物氮、磷升高对苦草(Vallisnerianatans(Lour.) Hara)上附植藻类生长、群落组成及其体内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随着水中氮、磷含量升高,附植藻类生物量及附植藻类氮、磷含量均呈极显著增加(p0.01).随着水体可获得的氮、磷浓度升高,附植藻类的相对丰度有所变化,舟形藻(Navicula)、小球藻(Chlorella)及微囊藻(Microcystis)相对丰度随着氮、磷水平的升高而下降,直链藻(Melosira)则相反,但舟形藻、直链藻、微囊藻、小环藻(Cyclotella)和小球藻均为群落的优势属种.沉积物氮、磷含量升高对附植藻类生物量、优势种丰度及群落氮、磷含量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实验条件下,沉积物氮、磷含量对附植藻类影响不大,而水体氮、磷浓度升高显著地促进了附植藻类生长.研究结果也为解释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物衰退及消亡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善德 《福建环境》2003,20(3):61-63
通过对延平湖城区水环境石油类污染的监测分析、评价,查找原因,并据此提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厌氧处理原理,并对厌氧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速,高效厌氧反应器及组合工艺为这一发展提供了可能。高效厌氧反应器中以膨胀颗粒污泥床(ECSB)反应器为首选。其结构及远行特性决定了它在处理低浓度虚水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中国EC,SB的应用仅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有生产规模的EGSB;组合工艺对低浓度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极高,出水中COD、NH3-N、TP和SS浓度均可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对生活污水、稀释后的工业有机废水等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圈围与潮滩发育演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上海市62%的土地是近2 000 年来长江来沙堆积而成, 尤其近50 余年来, 采用围垦-促 淤-围垦等有效的拦沙造地方式, 圈围滩涂1.01×105hm2, 为缓解上海城市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紧 缺、促进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基本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论文将GIS 平台获取大量滩涂变化的基本 数据和长期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 总结并提出: 充分利用长江来沙资源, 采用中高潮滩种青和工程 促淤拦沙圈围方法, 可加速潮滩淤涨发育和滩涂土地资源增长, 而低滩工程促淤虽然不利于潮滩地 形快速恢复, 但可快速获得大片土地资源。因而, 保证了50 余年来上海市在圈围土地与基本保持沿 海潮滩湿地面积总量变幅较少方面取得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认为无汞电池是"绿色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小,而且我国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回收处理代价较大.所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回收处理废旧电池积极性较低.为论证无汞废旧电池浸出液对植物早期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比较典型的黄豆、玉米和大白菜在无汞电池环境下种子萌发率及幼苗早期生长形态、平均株高和平均增高的观察统计.结果表明:无汞电池浸出液对植物早期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建议政府环保部门在近期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动员和号召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废旧电池的回收工作,积极引进、开发废旧电池处理先进工艺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挥发性苯系物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巍  丁伟杰  应维琪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2):1965-1971
采用连续流生物活性炭(BAC)工艺处理水中挥发性苯系物(BTEX,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评价进水负荷、活性炭炭型等因素对于BAC处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40d的处理时间内,除苯之外,其余BTEX的BAC出水中均未检出苯系物(进水为6mg/L).为了检验BAC在高BTEX负荷情况时的处理效果,将进水浓度设定为19~32mg/L左右,在EBCT为1.2min条件下同样只有苯的出水浓度上升至10mg/L(C/Cin为0.45),然后略有下降,最终保持在5~10mg/L(C/Cin为0.3以下),其余苯系物出水浓度均一直保持小于5mg/L.这表明BAC可以有效地处理高负荷BTEX(8.68~12.9kgTOC/(m3·d))的进水.生物活性炭对于活性炭吸附容量的恢复有比较明显的作用,煤质炭和椰壳炭的生物再生效率分别为53.6%和26.6%,煤质炭再生效率高的原因可能是其具备更多的大型中孔和大孔.  相似文献   
8.
苯甲地那铵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苦味剂,近年来被发现在欧洲水体中普遍存在。建立灵敏可靠的环境样品前处理分析方法对评价其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关键前处理过程参数,建立了水中苯甲地那铵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检出限以及线性范围。研究表明:当调节水样pH至8以上,采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小柱(200 mg, 3 mL)富集水样,采用含体积分数2%甲酸的甲醇溶液洗脱时,该方法可获得最佳回收率;纯水和环境水样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105%和89%~11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基质效应均在24%以内;方法检出限为0.07 ng/L,线性范围为0.01~50μg/L。该方法可用于环境水体中苯甲地那铵的痕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以高含磷剩余污泥为对象,采用超声波处理、热处理和酸碱调节3种减量化技术,研究了细胞物质溶解过程中COD、氮、磷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超声最大时间为1.0 h、声能密度为0.167~0.500 W/mL的实验条件下,超声波处理中污泥减量和细胞物质的释放效果随超声时间延长而提高,声能密度对释放效果的影响较小;在热处理中,污泥减量和细胞物质的释放效果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热处理温度的贡献大于热处理时间;在超声波处理和热处理(除热处理温度为50 ℃外)中,污泥上清液TN中均以有机氮为主,NH3-N次之;在酸碱调节处理中,只有在初始pH为12.0时,处理4.0 h后才会有一定的污泥减量和溶解效果,但污泥浓度下降不明显.3种减量化技术中,超声波处理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福建省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福建省环保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加快福建省环保产业市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