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电动力学技术修复苯酚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动力学技术对苯酚污染砂土的修复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苯酚污染砂土电动力学修复的可行性及在不同电场强度下苯酚的迁移特征和机制.研究了采用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控制液(柠檬酸和NaOH)等对迁移效果的影响,以及苯酚在砂土中的迁移和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苯酚在砂土中发生富集.在电场强度为2.0V/cm时的苯酚富集效果明显,比在电场强度为0.5 V/cm时苯酚多增加30%,且向阳极的迁移距离增大了12 cm;在阴极添加不同浓度的LAS,苯酚在砂土中的富集效果不同,LAS浓度越大向阳极迁移得越快富集效果越明显,当LAS为0.046 0 mol/L时苯酚最高增加了143%;向阳极添加NaOH,苯酚在阳极区增加了136%,比向阴极添加柠檬酸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研究了次氯酸盐浓度、氧化反应温度、铁盐原料选择、洗涤所用溶剂种类等对高铁酸钾纯度和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制备次氯酸盐溶液时用冰水浴反应温度控制为20℃,选用37.5%的KOH溶液,可制得ClO-质量分数为123.5 g/L的饱和次氯酸钾溶液。实验还表明制备高铁酸钾的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硝酸铁投加量为化学计量的80%时,可得到纯度为80%~90%、产率为71%的高铁酸钾固体产物。通过实验提出在0℃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搅拌,高铁酸钾晶体可以充分析出。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强化电动法修复铜污染土壤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强化电动法对铜污染土壤进行室内修复研究,探讨了超声波强化电动法修复铜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强化铜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效果,提高Cu2+的迁移和富集效率.在试验开始后连续施加频率为50 kHz的超声波3 h时,随着超声波声强的增大,修复效果增强.当声强(以超声波电压表示)达到150 V时,阴极附近的Cu2+富集质量比 C/C0 比未施加超声波时提高了43%.土壤含水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在超声波作用下,含水量为14%时,土壤的修复效果较好;含水量增加到16%时,修复效果无明显提高.增加超声波辐照时间也可以提高土壤修复效果,但当辐照时间超过5 h后,土壤修复效果无明显增加.研究表明,施加超声波可以强化电动法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修复其效率高、投资少被广泛接受,而土壤生物修复中多环芳烃生物可利用性的局限性,即:代谢能力的缺乏和化合物在固相中的高分配率和低水溶性,已经阻止了这种技术的广泛使用,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减小界面张力,促进PAHs的解吸和溶解,从而增强了污染物的可利用性和生物降解的速率。目前有很多评价多环芳烃生物可利用性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两种具体的方法:三油精填充纤维素乙酸酯膜(TECAMs)评价法和连续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来评价PAHs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5.
氯乙烯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厌氧脱氯还原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通过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还原脱氯降解氯乙烯的污染。通过注射井向氯乙烯污染区域注射有机物基质作为电子供体,再加入通过富集培养的强化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染物降解,从而达到对污染地区修复的目的。并列举了一个实例说明此修复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