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71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583篇
基础理论   185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2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emolymph sodium, potassium and calcium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in crayfish (Orconectes propinquus) exposed to (203)HgCl(2) mixed with food to a concentration of 1 microg Hg g(-1). Dummy-fed animals were exposed to Hg-dosed food wrapped in dialysis tubing to control for mercury reaching the animals via leaching from food to water. Hemolymph analyses were made following 14-day Hg exposures and again after a further 21-day 'depuration' period during which all animals were fed Hg-free food. After 14 days, the mercury reached a concentration of 0.175 microg g(-1) in the hepatopancreas and approximately half this level in the gills of Hg-fed animals. No depuration occurred from the hepatopancreas although the gills lost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their labelled mercury during the depuration period. Hemolymph sodium concentrations in Hg-exposed crayfish, both fed and dummy-fed, after 14 day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Hg-free controls and remained low following the 21-day depuration period. Hemolymph calcium concentrations were lower in Hg-fed animals than in dummy-fed and control animals after 14 days although calcium levels rose in all treatments after 35 days. This may have been due to the incidence of pre-molt animals in all experimental groups,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and mercury exposure was not established unequivocally. Hemolymph potassium levels showed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2.
在灾害的综合研究中,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是灾害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对自然灾害进行准确的趋势判断,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利用可公度信息提取方法和蝴蝶结构图法对1900年以来印度尼西亚Ms≥7.8的强震进行了分析,认为印度尼西亚在2014年强震信号较强,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的地震。将地震对称性的空间表象、动力学基础及其物理机理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作为地震趋势判断的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西部山区高地应力作用下深部硐室的稳定性问题,根据普氏压力拱理论,综合考虑深部硐室冒顶,片帮以及底鼓破坏,建立了高地应力下深部硐室底鼓破坏模式,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非线性 Hoek?Brown 破坏准则,推导了该破坏模式下深部硐室的围岩压力理论公式,求解了该破坏模式下深部硐室围岩压力上限解,并将本文结果与数值模拟和已有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此外,通过该破坏模式研究了各参数对围岩压力和潜在破坏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初始地应力场参数中 σVλ 增大,深部地下硐室围岩压力 q 逐渐增大,硐室围岩潜在破坏面逐渐增大,其中 σV表现尤为显著;(2) Hoek?Brown 破坏准则参数中 GSIσcimi的增大对深部硐室围岩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效应,而 D 增加则会降低硐室围岩的稳定性;(3)随着底部压力相关系数 μ 增加,深部地下硐室顶板和两帮的围岩压力表现为减小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深部硐室的支护设计提拱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伪装遮障材料在实用期的老化机理,获悉伪装遮障材料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方法 通过分析伪装遮障材料在自然环境和实验室单因素环境中的性能变化,得出影响伪装遮障材料老化失效的主要因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解释伪装遮障材料的老化机理。结果 获得了在不同自然环境、实验室单因素环境下,伪装遮障材料颜色外观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伪装遮障材料在老化过程中发生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结论 伪装遮障材料在西双版纳自然环境下的老化程度最大,在济南自然环境下的老化程度最小。光照是导致伪装遮障材料颜色外观及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老化过程中,主要是材料表面的聚氨酯发生老化、脱落,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伪装遮障材料破坏时,纤维有2种失效形式,一种是纤维脱黏、直接断裂;另一种是纤维脱黏,拔出,或者拔出过程中断裂。  相似文献   
5.
土霉素对小麦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发育的生态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安婧  周启星  刘维涛 《环境科学》2009,30(10):3022-3027
研究了土霉素对小麦种子发芽以及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土霉素对小麦种子芽长及根长的抑制效应显著(p<0.01),而且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土霉素对小麦种子芽长和根长的半抑制浓度为65.5 mg/L和34.7 mg/L.然而,土霉素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表明,0.15~2.4 mg/L土霉素暴露21 d后,小麦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5.6%~47.3%,叶片及根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暴露7 d后,0.15~2.4 mg/L土霉素对小麦叶片和根部SOD与POD活性的抑制效应不显著,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土霉素对小麦的SOD与POD酶活性抑制率显著下降;2.4 mg/L土霉素暴露21 d后,小麦根部的SOD活性下降72.3%,说明土霉素对小麦幼苗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具有破坏作用.该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土霉素长期暴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不良的生态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武器装备验证环境因素确定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与武器装备环境紧密相联的4个因素,从武器装备的产品分解结构、环境分解结构、功能分解结构、状态集构建了武器装备系统、分系统、部件的试验验证环境因素确定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应用,给出了模型的工作流程。描述了基于上述模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与功能。  相似文献   
7.
水源事故的频发会对城市供水系统产生威胁,有必要针对供水系统风险进行评估和防控。针对水源事故频发及高发因素定量甄别研究,筛选统计了国内近20年来1 900多起水质突发事故案例,梳理了触发水源水质污染的多种因素,通过构建水源水质安全事故树和贝叶斯网络进行了相互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源污染事故主要因素贡献为依次突然排放(0.466)、污染长期累积(0.242)、交通事故(0.109)等;采用贝叶斯网络计算进行验证,其结果与事故树方法一致性较好。该方法有助于水源污染防控工作中风险点甄别和排序,可为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severe consequences for both individual betterment and organizational health. Yet, organization‐based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remains quite limited. This commentary addresses this void by integrating research dating from the famous Hawthorne experiments with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It then suggests future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recommends use of specific composite cardiovascular measures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ganizational implication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聚能射流引爆车辆油料的物理过程及其火球特征参数,以获取影响爆炸后果的因素,最终实现抑制爆炸后果的目的,进行Φ40 mm聚能装药引爆柴油的试验。采用高速照相机、红外热成像仪分别记录引爆柴油过程和柴油火球的温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引爆柴油瞬间会使油箱内发生蒸气爆炸,若油箱内未形成空气对流,则燃烧火焰在20 ms内自动熄灭;若引爆过程中油箱发生破裂,油蒸气与液滴将喷射出来,与空气混合形成喷射火,并产生液雾燃烧,其火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 000℃。在液相区引爆形成的火球的温度只有482.6℃,远低于在蒸气区引爆产生的火球的温度。对油箱进行加固防止产生除弹孔外的其他裂口,以及避免聚能射流引爆油料蒸气区,均能有效抑制爆炸后果。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城区冬季TSP容许排放总量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RAMS大气动力模式模拟的气象场驱动中尺度大气扩散模式HYPACT的方法,模拟出TSP的浓度分布及每个污染单元对于地面浓度的分担率,然后根据TSP的国家质量标准,用线性规划的原理与方法计算了兰州市冬季典型日条件下TSP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兰州市全年的主要污染物TSP的大气环境容量远小于排放量,削减率达41.99%左右(2000年12月24日),需要削减的排放量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