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水资源有诸多特点,除某些不利因素外,还具有水资源可利用性较好,河流径流利用率高,少水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好,贫水区中存在相对富水区,有取之不尽的海水等有利因素。应结合本国水资源特点,趋利除弊,不断完善对水资源管理,使有限水资源更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詹旭  吕锡武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40-1844
通过构建水生动物-人工介质新型生态系统来研究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对比3d和7d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当HRT:7d,系统对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9.00%、63.46%、14.57%、67.43%、35.81%;对比空白池,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仅为9.67%、7.09%、1.30%、9.92%、7.04%.通过该系统中水生动物的吸收和人工介质上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使得氮磷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可见,水生动物-人工介质生态系统对改善太湖水源地水质有良好的效果,对构建安全的水源地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型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型沁水处理设施作为投资省见效快的方法对我国今后污水厂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文中探讨了小型污水处理工艺的类型及其应用,并对我国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批次小试实验对不同腐熟程度的蓝藻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蓝藻在30-35℃时腐熟7 d后,可在35℃的厌氧温度下获得最高的产气速率和246 mL/g COD的产气量,产气潜力为354 mL/g(VS)。厌氧反应15 d后,累计产气量、COD和VFA浓度趋于稳定。淀粉酶和脱氢酶的活性在厌氧反应初期受到抑制,蛋白酶活性和辅酶F420浓度在厌氧系统中逐渐增加,分别在第6天达到27.66μmol/(g VS·min)和第15天达到0.62μmol/g(VS)。15-18d是腐熟蓝藻适宜的中温厌氧发酵时间,少于以新鲜蓝藻为基质的厌氧消化时间。蓝藻腐熟过程促进了厌氧反应,腐熟7 d的蓝藻厌氧系统具有更高的微生物活性和产甲烷能力。  相似文献   
5.
A complete set of procedure for determination of multiresidue of pesticides in vegetables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complete set of procedure included three steps:bioassay,cholinesterase inhibition and GLC analysis.The samples could be identified to be contaminated with pesticides if 5% of house flies was knocked down in 50 tested house flies. Those samples contaminated with pesticides needed to be detected by AChE inhibition method.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by GLC.Recoveries ranged from 83.7% in Chinese cabbages to 105.6% in tomatoes for pyrethroids,and 84.0% in tomatoes to 102.7% in sweetbell redpeppes for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s ranged from 0.59% to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s ranged from 0.59% to 7.87% for pyrethroids. and 0.33% to 9.88% for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 vegetables. The complete set of procedure has been used successfully to analyze 7000 samples collected in Beijing. About 1% of the samp  相似文献   
6.
利用组合载体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体中藻类及藻毒素的同时去除试验表明:检测水源地水体中藻量、Chl-a、TMC的含量各为(31.67~78.27)×106个.L-1、32.58~102.67μg·L-1、1.79~11.97μg·L-1.在水力停留时间为7d、组合载体的密度为13.1%的条件下,组合载体AP对藻量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59.78%,对Chl-a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80.82%,对TMC-LR、TMC-RR、EMC-LR、EMC-RR的降解率最高能达到99.73%、97.10%、100%、75.44%.对其去除机制的研究表明,组合载体AP对总细菌的富集能力达到了8.3×1011~35.6×1011cells.g-1,比湖水本底值中细菌的总数高出了8~9个数量级.对除藻及藻毒素过程中的优势菌种,经过培养、分离,考察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经鉴定确认该优势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sp.).组合载体AP上富集的大量微生物,它们的协同降解作用是去除藻及藻毒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个人护理用品的大量使用导致其生产量和排放量也日渐增加,会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本文归纳整理了个人护理用品的分类,总结了其中代表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主要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对个人护理用品的去除效果,为今后对这类物质的生态毒性和处理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Abstact

Ecological city is the advanced mode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ant improvement is being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However, building ecological city is an enormous project that calls for a huge amount of capital. The government fund is far from adequat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fund issue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mechanism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 building ecological city from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vestment subjects and the modes of financing.  相似文献   
9.
氮磷在阶式水生植物床中的去除效果及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串联运行的阶式水生植物床净化富营养化河水。考察了不同形态的氮磷在处理前后的浓度变化,在此基础上阐述水生植物床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过程与机理。在水力负荷为74cm/d的条件下,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73.1%和64.5%。植物根系对悬浮物的截留对去除河水中的氮磷起关键作用。采用多级串联的运行方式能有效克服一般湿地运行一段时间后因沉积物释放作用而引起处理水溶解性营养盐浓度上升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纳滤对含Cr(Ⅵ)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初始浓度、pH、浓差极化、共存离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F90膜对含Cr(Ⅵ)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超过了98%,出水Cr(Ⅵ)浓度低于0.5 mg/L,可以达标排放或回用于镀件漂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