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当污染物自排污口以岸边表面出流方式进入河流后,由于环境水体处在流动状态,并且有明显的主流方向,因此,污染物在天然河流中,因河流的对流扩散作用,沿水流方向形成一定长度、宽度的污染带,即污染混合区。如果排污口污染指标(物)的污染混合区侵占了下游功能区,那就说明排污口的排污影响下游功能区水质。因此,通过计算排污口污染指标(物)的污染混合区范围的大小,即可确定排污口的排污是否影响下游功能区。 污染混合区范围,一般运用河流污染物输入响应模型计算确定。对于大中型河流(河宽远远大于河深),在污染混合区内,污染指标(物)的浓度沿纵向和横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的,而沿垂向(水深方向)是均匀的,因此,  相似文献   
2.
利用湿法回收技术,对废旧锌锰电池中的锰进行回收处理,制取MnCO3。实验表明,HCl和HNO3的浓度、所用体积以及浸泡时间对MnCO3的产率影响较大。当HCl的浓度为5mol/L、体积为40mL、浸泡时间为180min时,MnCO3的产率可达64.85%;HNO3的浓度为6mol/L、体积为60mL、浸泡时间为80min时,MnCO3的产率可达63.7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