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中城市经济圈作为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评价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资源环境基础,是制定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为了克服传统资源环境单要素评价方法的不足,从资源环境多要素视角出发对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资源环境系统的优劣势,从而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2.
现代能源生态系统建设:一种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所产生的巨大极化效应使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论文应用工业生态学的观点对能源系统的建设进行重新认识,提出了“能源生态系统”的概念;阐述了能源生态系统的3个组成部分:内生系统,外生系统,共生系统;并探讨了其空间结构的类型划分和基本形态。论文建立的现代能源生态建设基本框架,为进一步开展此方面的理论探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长江干流地区区域发展与国家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江河流域、特别是长江流域(干流)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农耕时期,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盛唐中期以后(公元640年)长江流域(干流)就开始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人口集聚和社会生产场所。进入工业化进程以来,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人文素质,长江流域(干流)再次承担起推动国家现代经济发展主力引擎的职责,尽管这一发展经受过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不同影响。随着国家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环境的变化,21世纪长江流域(干流)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将承担起较以往更为重大的责任,其中以重化工制造业的发展最为重要。然而,要切实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所赋予的历史使命,长江流域(干流)地区未来的发展应首先处理好自身的发展环境问题,诸如上游地区土壤侵蚀、沿岸城市空气污染、地区能源供应短缺、城乡用地冲突等等。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一系列科学的区域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和特点作介绍,再例举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主要有生物指数法、水生植物生产力测定法和水污染生物测试法,最后以保山市杨柳乡小海坝为例,进一步说明了水污染生物监测的具体方法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和特点作介绍,再例举水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主要有生物指数法、水生植物生产力测定法和水污染生物测试法,最后以保山市杨柳乡小海坝为例,进一步说明了水污染生物监测的具体方法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6.
中国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流域是地球陆地表层生态系统最为发达的地域组成单元。作为流域生态系统发育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决定着包括人文系统在内的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发育的基本走向和命运。中国是世界上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且在建的水电大坝工程有数十座。2008 年中国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了25.9%,高出全球同期平均水平9 个多百分点。其中淮河、海河和黄河三大流域的开发强度值为最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能力已荡然无存。受流域水资源结构、需求变化、资源开发环境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未来中国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强度应保持在35%左右为宜,其中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大体可在25%,水电资源的开发强度大体可在50%。  相似文献   
7.
大气PM2.5污染是我国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分析PM2.5污染及其人口暴露风险时空演变特征,揭示景观格局对大气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对揭示大气污染格局,进而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PM2.5、人口格网数据为基础,采用暴露风险模型、趋势分析模型探究西南地区2000~2020年PM2.5人口暴露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基于3期土地利用数据,在最佳移动窗口的基础上测算景观格局指数,运用相关系数法揭示景观格局与PM2.5及其人口暴露风险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西南地区及各省年均PM2.5浓度整体呈先缓慢上升再快速下降的特点,其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东西差异。(2)PM2.5人口暴露风险空间分布格局各年均较为相似,较高、高和极高风险区多分布于人口集中的城镇地区。从空间变化看,PM2.5人口暴露风险极显著下降区多出现在各地级市中心城区,极显著上升区多出现在城区边缘及中小城镇。(3)在各类型景...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经济竞争,转向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综合实力的竞争.在运用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用QSPM矩阵,对影响滇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内外条件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尚处于城市群发育的初期阶段.在其影响因素中,优势与劣势都很明显,机遇胜过威胁.从总体作用效能来看,滇中城市群发育的内部动力需要得到进一步强化,外部动力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正在或将会成为滇中城市群成长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9.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区内森林资源丰富,山高坡陡,可耕地面积少,带来的陡坡垦殖现象十分突出。加上经济发展和人口压力等因素的胁迫,使得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异常突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面对当前怒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事实,必须开展怒江中小学教师环境意识水平分析评估,开展怒江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能力调查与评估,从而了解怒江中小学教师环境意识及环境教育能力的现状水平,通过环境教育培训,促使教育者的环境意识及环境教育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空间载体,运用熵值法、重心模型和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重心变动特征及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①城市韧性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均呈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②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的重心经历了复杂的迁移过程,且二者重心的空间叠置性显著上升,迁移方向基本趋于一致,空间耦合趋势明显。③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水平稳步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失调阶段,总体呈“成都、重庆双核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科技创新滞后现象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