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雨水收集利用的情况,并针对北京水资源短缺和雨水资源大量浪费的现状,分析了北京市雨水资源收集和综合利用的前景,提出削减污染以及雨水综合利用的相关措施。北京天然雨水较清洁,然而经过在各种下垫面的冲刷后径流水质变差,初期径流污染物的含量相当大,甚至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级。建议将初期降雨径流和后期雨水分开对待,将初期径流处理后再利用。  相似文献   
2.
废纸脱墨再生的资源化效应与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鸿 《轻工环保》1998,(3):28-32
  相似文献   
3.
落叶阔叶林释放异戊二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生物释放的烯烃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测定了华北落叶阔叶林内10种乔、灌木的异戊二烯释放率,分别在0-1.28μg.g^-1.H^-1之间。探讨了林内异戊二烯的时空分布规律。发现高释放树种辽东栋的异戊二烯释放率呈昼夜周期性变化,在14:00达到1.92μg.g^-1.H^-1,夜晚几乎降为0。对各环境因子进行排序:光照与异戊烯率的关系最为密切(r=0.8650)  相似文献   
4.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对于明确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微生物群落的定量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难点.目前,以群落水平碳源利用类型为基础的Biolog方法为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并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Biolog试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量十分庞大,因此如何合理的处理、选择最能代表土壤微生物特征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是Biolog方法成功运用的关键.文章依据目前最常用的两种Biolog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以海南岛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四种受不同程度人类干扰形成的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改进方法与已有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山地雨林原始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混交林>皆伐迹地.尖峰岭地区植被破坏后,自然恢复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原始林最接近.与受干扰较多的人工林相比,自然恢复更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比较不同数据处理方法的分析结果证明,改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已有方法的不足,提高对研究对象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5.
过滤法深度处理洗毛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鸿  张勇 《轻工环保》1996,18(1):3-7
  相似文献   
6.
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GN板碳源的利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应用Biolog方法研究了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人工恢复的湿地松林、杉木林、油茶林和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GN板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能力比3种人工林强,其次是油茶林.4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比较偏好、利用率较高的3类碳源是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对4类森林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类型亦为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这3类碳源是研究森林恢复后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陆地地表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总被引:100,自引:7,他引:100  
根据水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特点,可将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产品和具有间接使用价值的支持系统功能两大类。在评价中,将我国陆地水生态系统分为河流、水库、湖泊、沼泽4个类型,结合基础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立了由生活及工农业供水、水力发电、内陆航运、水产品生产、休闲娱乐5个直接使用价值指标和调蓄洪水、河流输沙、蓄积水分、保持土壤、净化水质、固定碳、维持生物多样性7个间接使用价值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0年为评价基准年份,对全国陆地水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陆地地表水生态系统2000年的直接使用价值为4263.91×108元,间接使用价值为5546.92×108元,总价值为9810.83×108元,相当于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97%。  相似文献   
8.
海南制糖-酒精-能源-农业生态产业模式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 ,结合研究区的产业特点 ,通过设计物质多级利用的生态工艺与相关生产过程的整合 ,将农业生产、甘蔗制糖、制糖废液生产酒精、酒精废液生产沼气、沼气发电、沼液作为有机肥灌溉农田、电厂固体废弃物生产建材等生产过程有机链接起来 ,一方面解决了海南制糖废液的环境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也使得 1 2× 1 0 4t糖蜜废液、4 0× 1 0 4t废糟液、2 1 3× 1 0 4t炉渣、2 2 38× 1 0 4t粉煤灰、2 4 0 0× 1 0 4m3 沼气、以及大量沼液、余热等外排废弃物因资源化而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清单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政府宏观统计数据,根据IPCC参考方法,估算了1995~2005年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量,详细给出了北京各部门、分能源品种以及2005年分行业的能源碳消费清单,分析了能源碳消费结构.结果表明,1995~2005年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碳消费量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71.5%和38.4%;终端能源碳消费强度持续下降,降低了66.2%.各部门的终端能源碳消费中,工业最大,约占碳消费总量的53.0%~68.0%,1995~2005年平均碳消费量为14.59 Mt;其次是第三产业,约占15.0%~30.5%,平均碳消费量为5.23 Mt;与1995年相比,2005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碳消费量增加了2.02倍.目前工业的碳消费仍是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改变工业消费能源碳的主导地位.自2002年北京终端能源碳消费结构基本趋于稳定,但是能源结构的调整未能抵消能源消费增加带来的碳消费增量.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其农业生产所排放的CH4和N2O,早已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在分析总结现有的野外观测结果的基础上,验证了估算区域痕量气体排放量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估算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CH4和N2O排放量分别为1.69(1.29~2.09)Tg·a-1和0.019(0.014~0.024)Tg·a-1,分别占全国农田CH4和N2O排放量的16.7%和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