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大华北第四地震活动期的研究,发现该地区地震有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交替出现的特征。在集中活动时,地震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中部至渤海湾一带。几次集中活动的位置相对稳定。分散活动时,基本扩散在大华北地区的外围。文中还对大华北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估计。分析认为,未来强震活动区域有可能仍位于上述集中活动主体区域内。  相似文献   
2.
安徽霍山—六安地区是大别山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为估价这一地区地震活动危险性,本文利用历史地震资料,主要运用 Anderson 法计算了 M≥5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并以此对该区地震活动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霍山一六安地区历史地震和近20年来M_L≥1. 0级地震活动特征。运用多种方法分别计算了该区地震平均复发间隔、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对于小震活动频繁但震级不大,区域相对较小,历史地震统计样本也较少的霍山一六安地区,运用刘正荣方法来估计这一地区的地震平均复发间隔,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地震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华中地区(北纬29°—34°,东经111°—123°)的历史地震活动作了研究。认为该区自1500年以来地震活动可分为二个地震活动期,且这二个活动期的时序分布及空间展布过程基本类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