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一、天津市区地震烈度事件一般情况下,天津市区的地震烈度事件目录可采用以下两种途径来确定: 1.根据史料记载给出烈度事件。 2.根据历史地震的地点、时间、震级,采用本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求得天津市地震烈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台湾省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得到了台湾省地震的时间间隔△T 与其出现频次 N_(△T)之时的关系式:台湾省 Ms≥6.0地震:lgN_(△T)=2.28-2.33·lg△T台湾省 Ms≥7.0地震:lgN_(△T)=1.64-0.33·△T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关系式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和宁河6.9级地震前,天津地区的塘沽、青光地震台的水平摆倾斜仪记录到一些临震脉动波异常,本文简要介绍这种异常的特征,并提出水平摆倾斜仪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七种自然灾害的时间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历史上死亡一万人以上的七种自然灾害(洪涝、地震、干旱、飓风、严寒及饥饿、疾疫等)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七种自然灾害的时间间隔△T与其出现频次N△_t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式: LgN△_T=2.19-2.94·L g△T 本文还根据这一关系式讨论了七种自然灾害的背景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震预报对策,区别于通常地震预报之点是前者不仅要给出地震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的预测,还需对预测事件发生后果给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作出具体估计,导出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经济损失所谓震灾三要素,然后与短时间内虚报引起的损失相比较,作出是否预报的决策。这一推导过程称之为城市地震预报对策的P—I—D链。本文根据京、津、唐地区地震观测和研究的实践,试图给出天津这座大城市的P—I—D链。 P—I—D链的意义在于充分体现了地震社会学特点,从而使传统的纯自然科学的地震预报概念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