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0篇
  免费   1478篇
  国内免费   2925篇
安全科学   1522篇
废物处理   182篇
环保管理   740篇
综合类   7253篇
基础理论   1406篇
污染及防治   524篇
评价与监测   705篇
社会与环境   658篇
灾害及防治   443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657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529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915篇
  2011年   836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715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702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绿素a浓度值是水体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研究基于高分一号(GF-1)卫星遥感影像,利用神经网络模型,选用6节点的隐含层设置,构建了千岛湖清洁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对其叶绿素a浓度值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常规反演方法精确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千岛湖清洁水体叶绿素a浓度值进行反演是可行的,且与其他常规方法相比,该模型对于叶绿素a含量低的内陆清洁水体反演有着更高的相关性(R2 = 0.921 8);在空间分布上,千岛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整体较低,高叶绿素a浓度区域主要集中易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西南及东北区域;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千岛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稳定,且波动较小,平均叶绿素a浓度值皆维持在1.70~1.75 pg/L之间,清洁水体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2.

It is known that globalization has led first- and second-tier cities’ urban restructuring trajectories, excreted pressures, and caused tremendous socioeconomic volatility. This resulted in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in dire of social empowerment, employment structure variance, and industry sectoral adjustment. Moreover, recent successive climate and health crisis unfolded and affirmed the state of our urban incompetence to sustain socioeconomic resilience or otherwise; lacking swift responses in providing critical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cites are facing multifaceted challenges. Urban well-being and resilience are at stake. Although the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dimensional effects are apparent, this study ascertains that the transept multi-scalar analysis within the urban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is crucial in sustaining core resilience to foster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the community.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investigation, the revised DPSIR assessment framework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sectoral shift; spatial structure disarray and urban codependence degree are examined within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TMA), a medium size but densely populated metropolitan area in Taiwan. The place-based DPSIR analysis ascertained the states and impacts in TMA: (1) A population decline speede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urban core, while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aging and shrinkage rate mandates proper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responses to the decline process; (2) the socioeconomic state effect is determined but does not critically affect the periphery zone, while an uneven demographic shift within the urban core necessitates dynamic adjustment responses to appropriately provide intergenerational services; (3) the uneven sector redistribution stimulated the core’s spatial and structural inter-dependency with peripheral zones, requiring governance with tighter cross-administration cooperation among respective public sectors; and (4) facing the sector/temporal and demographic pressure, urban cohesiveness in the TMA is greatly affected, which in turn disrupts the resilience pathway toward a cohesion. The study ascertained that the revised DPSIR framework could provide cities facing pressing socioeconomic drivers with effective analysis to allocate pressures, states, and impacts and formulate the necessary responses. To assure the socioeconomic resilience and urban cohesiveness, planning policy should carefully monitor and evaluate socio-demographic and sector redistribution factors to promote the urban resilience.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LS-DYNA动力学有限元程序,模拟210 m钢筋混凝土烟囱的控制爆破拆除倒塌过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不仅可以对控制爆破拆除工程中构筑物倾倒、破坏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有关理论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还能优化爆破拆除方案、预测实际爆破拆除效果,提高爆破拆除设计与施工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园林及其建设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园林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新思维,也是生态学具体应用的实践.生态园林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物种多样性保护和重建、因地制宜、处理好种间关系、建立群落自维持机制、重视生态文化内涵等六要素.  相似文献   
5.
亓玲 《防灾博览》2005,(1):45-45
10月2日低温气流突袭湖北武汉,全市狂风不止气温骤降。 台湾红火蚁灾情蔓延,全台5个县市受灾。 3日泰国发现全亚洲首例狗感染禽流感病例。 5日江西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 7日广西出现罕见的局部严重干旱,67万亩农田出现旱情。 8日久晴不雨的湘江中游出现了秋季最低水位。 9日鹤矿集团十三化工公司雷管车间发生爆炸,13人伤亡。 10日湖北一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34名学生人院治疗。 11日水资源占全国1乃的长江流域污水处理率仅为1明毛。 16日罗马尼亚一3岁雌黑熊肇事,导致l死10伤。 19日四川宝兴县发生岩体垮塌事故,死亡9人失…  相似文献   
6.
7.
8.
氯自由基对于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生成贡献不容忽视.夜间颗粒相氯(Cl~-)可以通过与N_2O_5的复杂反应转化生成ClNO_2,其光解产生的氯自由基将显著影响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本文以上海地区为案例,以2017年为基准年,收集了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系数估算方法,首次建立了上海地区人为源氯化氢(HCl)和颗粒氯(Cl~-)的排放清单;并进一步结合模型计算海盐气溶胶排放的颗粒氯(Cl~-).结果表明,2017年上海市人为源和天然源排放的HCl和Cl~-分别为1207 t和820 t,其中,燃煤、工业、垃圾焚烧和秸秆燃烧产生的HCl排放量分别为327、134、722和24 t.燃煤源中的燃煤电厂和其它行业燃烧约占燃煤源排放的80%;工业源中水泥为HCl的最大排放源,约占工业源排放的51%;垃圾焚烧厂排放约占总HCl排放的60%,为最大的HCl排放源.燃煤、工业源、垃圾焚烧、秸秆焚烧、烹饪源和海盐的颗粒Cl~-排放量分别为82、153、498、47、39和0.6 t,燃煤源中的燃煤电厂占燃煤Cl~-排放的40%,供热、其他行业和家庭燃烧分别占燃煤Cl~-排放的24%、22%和14%;钢铁行业为工业源的主要Cl~-排放源,约占工业源排放的90%,垃圾焚烧厂占全部Cl~-排放的61%,烹饪源中餐饮企业为最主要排放源,占烹饪源的70%;天然源海盐的排放量极少,未占到总排放的1%.从空间分布来看,浦东新区、宝山、普陀、松江和金山排放的HCl和Cl~-占到全市人为源总排放的80%,为主要的HCl和Cl~-排放区域.本文研究建立的上海地区大气中氯化氢和颗粒氯排放源清单,对于深入研究氯化学机制对二次污染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降水空间异质性对非点源关键源区识别面积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地形起伏和降水空间差异较大的农业区非点源污染问题,基于SWAT模型评估了阿什河流域在异质性降水和均匀降水两种情景下总氮、总磷关键源区空间变化规律,统计了两种情景下识别的关键源区面积变化,并分析其与降水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一定时,两种情景下识别的总氮、总磷关键源区面积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总磷关键源区面积不易受降水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但总氮关键源区面积却明显受到其影响.对各年份总氮和总磷关键源区面积与降水特征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总磷关键源区面积与当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总氮关键源区面积却与前一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降水这一重要驱动因子的不确定性对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的影响,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不同废污泥源的短程反硝化快速启动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星星  王超超  王垚  徐乐中  吴鹏 《环境科学》2020,41(8):3715-3724
为探究不同废污泥源快速启动短程反硝化和实现稳定NO_2~--N积累的可行性,在3个完全相同的SBR反应器(S1、S2和S3)分别接种:实验室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系统排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及河涌底泥,比较其短程反硝化启动快慢和NO_2~--N积累特性,考察系统短程反硝化活性和NO_3~--N→NO_2~--N转化性能,并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反应器功能菌群特征.结果表明,在乙酸钠为唯一碳源、高碱度和适宜COD/NO_3~--N比进水条件下,3个SBR短程反硝化反应器在短时间内均能够成功启动,系统平均NO_3~--N→NO_2~--N转化率为S1 S2 S3(75. 92% 73. 36% 69. 90%).同时发现持续低温条件下S1和S2呈现不同程度的短程反硝化性能恶化趋势,但S3能够稳定维持良好NO_2~--N积累性能.微生物高通量测序表明,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居PD系统主导地位,3个短程反硝化反应器NO_2~--N积累关键功能菌属Thauera属丰度差异明显:S3 S1 S2(25. 09% 4. 71% 3. 60%),表明S3具备稳定高效的NO_2~--N积累性能,同时高丰度Thauera属可能是维持低温短程反硝化活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