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庆煤炭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坚持以人为本,从新员工安全管理活动内在发展的动力出发,重视新员工“人”的因素,把“人”放在一种根本的重要位置上,突出“人”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达到提高新员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希望教师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动起来,学会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凭借着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伍祥发 《福建环境》2000,17(5):34-35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更突出地表现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和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物质运动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发展着的,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所具有的,不是人们给它外加的,因而它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类是否认识到了规律,不管人类是否喜欢它,它都一样客观存在,有条不紊地发挥作用。正如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苟子所指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规律既不能废除,也不能创造。人们在实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是辽宁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选择。然而从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紧迫感不强、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不足”的问题,原因是企业不能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获得预期的利益。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从宏观角度看在于中国循环经济建设尚属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理论认沃上还是在买际工作中均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安全是相对的,每一名员工既可能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受害者,也可能是事故的行为人。任何一个瞬间的疏忽,任何一个角落的失察,任何一个行为的失范,都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而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仅靠外部的监督力量来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绝对的无死角、无盲区、无间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每一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人人都是安全生产责任人的理念,把自我监督时刻放在心中,处处从“严己”做起。  相似文献   
6.
试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人口、粮食、不可再生资源、工业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说明,人类所直接面对的生态环境正在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化。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到人类的前途与命运。进一步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双赢”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李伟 《环境保护》2008,(1):55-55
基金会要把全体党员和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历史性转变上来,调动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围绕国家环保总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部署,在“主干线、主战场、大舞台”上找准自己的定位,扮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环保公益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广东LNG的HSE管理方针的重要内容。人性化的HSE管理方式是HSE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兴奋剂”和“润滑剂”,它能够充分调动施工方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施工现场各种HSE管理活动的顺畅进行。在磨刀门穿越工程HSE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本主义的企业安全管理对于企业更为重要,是保证企业正常有序的安全生产、经营的前提。所以企业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纵观工业企业的发展史,人本主义的企业安全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利益。用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企业的安全管理对现代企业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即企业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过程中人身、设备以及系统的安全,以降低由于事故造成的安全成本.从多年的事故教训中,我们看到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如何把对人的管理引入生产安全管理之中,重视人的因素,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凝聚人的智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经验,不断地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