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生态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环境权作为环境法的核心,已被世界认为是一项新的基本人权,但各国对环境权的态度不一。公民环境权作为环境权的基础,其宪法化问题成为了国内外环境学者和法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公民环境权宪法化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国对公民环境权的保障和救济,有助于我国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刘敏 《城市环境》2002,16(3):11-13,44
人权是最基本的权利,环境权来自人权。生存权位于人权的核心,而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不可剥夺、不可放弃和替代的权利。如果没有环境权,传统人权体系中的生存权就不可能得到完善的保障。环境权源于生存权,但超越了生存权,因此它是一种新兴的现代人权。  相似文献   
3.
环境权是一个在现代广泛使用的概念。环境权的确立有利于公民关注环境,提高了公民的环境意识,从而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环境权与生存权和发展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三者又不完全相同。现阶段,要完善有关环境权的立法确立公民的环境资源利用权、环境状况知情权、环境侵害请求权及诉权。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自20世纪末期以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它在经济、科技、文化和其他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充满活力的市场导致了效率的提高,大部分人因此而受益。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每个人从全球化所获的结果不同,与全球化相伴的反全球化运动日益高涨。反全球化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在贸易中提出与环境保护和劳工标准挂钩的“社会条款”。  相似文献   
5.
杜钢建 《绿叶》2010,(Z1):205-211
国家行为的变化是从国家哲学的变化开始的。今天的中国,旧的国家意识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的国家哲学正在逐步形成。接受国际人权准则便是新国家哲学基础的奠基仪式。无论从理论转向实际的道路还有多远,新国家哲学的基础一旦奠定,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变革就会加速到来。展望21世纪,国际人权理念的普及将同儒家仁爱精神的光复同时并进,从而重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曹豫生 《绿叶》2010,(11):115-119
坎昆大会上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实属希望渺茫,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尚未召开就结局已定的谈判"。国际气候谈判陷入僵局,谈判争执的关键点在于"公平",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均有"不公平"感。人权理念是双方都可能认同的价值观,我们应该合理运用,确定每个人的碳排放权利,达成碳排放权共识。  相似文献   
7.
工作中的健康与生命:人人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在讨论谁的安全、健康和生命? 是你的……,是我的…… 是每个劳动者的! 当涉及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相似文献   
8.
英国内政部与警察局长协会组织课题组通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于2007年10月完成《英国国家CCTV战略报告》,针对目前英国CCTV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建议。本刊上期已经介绍了《英国国家CCTV战略报告》所论述的开始部分内容,接下来与读者分享该战略报告中有关数据保护、从业培训、警察对CCTV的使用、录像的保存、系统联网、司法应用、如何应对新技术与新威胁的变化、合作伙伴关系、资金与管理等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祁凯  吴从书 《劳动保护》2002,(12):16-16
10月22日,江苏南通《江海晚报》刊出《美商抽查我企业人权状况,江苏三友从容应试得满分》的报道。10月中旬,美国百货业巨头——捷西平尼公司为江苏三友集团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江苏三友集团进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工待遇等企业人权状况进行评估。考察  相似文献   
10.
田秦 《环境》2002,(8):10-10
现在,人权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美国在谈,中国也在谈.去年,中国加入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法律院校的教科书中关于人权的法律保护又多了一项可资讲授的内容了.人权究竟有哪些内容,中国和西方的观念大不一样,这无论是从纸面上的激烈论战,还是从联合国大会上针锋相对的斗争,都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对人权必须尊重,必须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