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绿缘往事     
高桦 《绿叶》2012,(5):7-12
每当我看到《绿叶》杂志,就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情,《绿叶》已经20岁了。经过20个春秋走到了今天,她有了新的面貌,近几年改版为思想理论刊物,发表的很多理论文章都非常精彩,我喜欢,我支持。有些理论文章虽然我不甚懂,尽管我年愈古稀,但我还是要学习,要提高。  相似文献   
2.
2010年的最后一个周末,我组织厦门的一群作家朋友驱车前往漳平九鹏溪。这是一个阵容豪华的群体,有著名作家、地方史专家萧春雷,著名作家、畅销书作家高和,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何况,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文学奖得主李秋沅,作家、经济学家洪本祝  相似文献   
3.
编辑手记     
冷杉 《绿叶》2014,(3):78-78
正说到水,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丰盈、润泽、潋滟、涓涓、汹涌、浩荡等诸多形容水的词汇。在人们的印象中,可能地球上最广布最廉价的资源当首推为水了。人们喜爱水,常常以"花钱如流水"形容富裕;"连口水都没得喝"形容贫穷;"端出来一碗清汤寡水"形容吝啬;"读来如行云流水"形容文章精妙洒脱。水到了作家笔下,便有了灵魂:作家徐刚,将人与水的情感放在家乡湿地上,展示出家乡人对被水浸润的土地的深厚情谊,人们在享受丰沛的水资源带给家乡欢乐的同时,人与水的关系也越拉越近。于是,水的气息就与人的气息息息相通了。人爱水,水养人,人水一体便成了崇明岛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如今,不光都市人,连很多乡村人,也在失去大自然的护佑.那种存在于野外大自然的细腻、温情、善良和深情,正在悄悄遁失.作家肖夏兴说过,为了抵御这种遁失,他常去读一本书,那就是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  相似文献   
5.
曾经是情感作家的周德东转写恐怖小说十年后,又转回到情感作家的路线,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女儿十岁了,他要写一本书当作礼物送给女儿。这本书用心写了十年,正如周德东所说:“我在一个笔记本上记录关兮的故事,每一天的文字颜色都不同,新新旧旧,深深浅浅。手写体是温暖的。我不想用电脑,电脑字冷冰冰的,缺乏情感,代表不了我对关兮的爱。”于是有了这本《关兮美兮》。  相似文献   
6.
周野原名周德波,福建永泰县人,毕业于厦门大学,知名策划人、作家、收藏家、书画篆刻家。现为福建青年杂志社《青春潮》杂志艺术总监,《当代映象》杂志编辑部主任、《海峡收藏》杂志副主编。  相似文献   
7.
江韬 《绿叶》2011,(3):114-118
关于人类社会的毁灭,对于科幻作家而言,无疑是非常值得发挥的主题。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本小说集子,约翰·约瑟夫·亚当斯(John Joseph Adams)编辑的《废土:世界  相似文献   
8.
接受本刊《人车路》记者专访时,哈雷刚刚从太行山探访归来。他说,此行是接受《国家地理》杂志的邀请去的。因为是自驾走太行,并且任务在身,难免行色匆匆,但羚立谷壁,行颠云海,龙走峡涧,却感觉比纳兰容若更为吐纳风云,快意人生。  相似文献   
9.
编辑手记     
冷杉 《绿叶》2014,(9):113-113
正中国作家圈里关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者甚多,大量优秀作品中不乏上乘之作。他们视角独特,观点鲜明,思想积极,紧跟时代前进脚步,善于发现事物中的新亮点,举一反三,概括提炼,总揽大局,树一点一线一面而关全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黄河》杂志主编黄风先生,将太行山腹地的皋落镇北岩村比作现实版中的″世外桃源″。那里既有青山绿水又有人文古迹,还散发  相似文献   
10.
赵瑜 《绿叶》2013,(9):43-51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与报告文学作家,更应具备敬业精神,坚持科学理性,决不能愚昧盲从。对真善美弘扬赞美,对假丑恶鞭挞批判,还要勇敢地使用数据去揭示事实真相。在进行采访调查时.都将面对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工作方式几乎相同,深入探究海量信息中的真实数据成为共同追求。通讯报道是以“放大了的新闻”而进行的立意构思,要写好这一档大新闻,有意义也有难度,颇不容易:而报告文学不要”放大了的新闻”.只要“文学的报告”就行。那么.报告文学除了“非虚构”这一特征不可违背,其余各方面理应按照文艺作品的标准去做.这与做小说写剧本以及创作各种文艺作品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