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山大佛景区景云亭危岩灾害分析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思明  张晓刚  沈均  罗渝 《灾害学》2009,24(3):39-45
乐山大佛景区离堆山景云亭危岩地处大佛景区乌尤寺附近陡崖地带.危岩严重威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离堆"、乐山巨型睡佛的"睫毛"-景云亭及"中流砥柱"浮雕等重要景点的安全.通过现场调查、测绘、坑探等手段,结合赤平投影、楔形体稳定性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离堆山景云亭危岩体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危岩基本特征及类型、演化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锚固为主体工程,辅以排水、嵌补工程,对危岩体进行综合工程整治.  相似文献   
2.
采用裂缝计对忠武管道张家沟段危岩裂缝进行了近3 a的相对位移监测,变形曲线经历了收缩-扩张的"类正弦"变化过程。由相关性分析可知,裂缝相对位移实测值与同期温度呈明显负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断温度是引起实测曲线呈年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且裂缝相对位移变化滞后温度变化3~12 h。根据这一特点,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消除了由温度引起的岩体线弹性假象位移,反映了危岩裂缝变形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3.
危岩块体稳定性分析的蒙特卡罗边界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全敏  朱瑞赓 《灾害学》1998,13(2):37-41
危岩块体的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中,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可靠度分析方法──蒙特卡罗边界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清红电站V#号危岩块体的计算和稳定性评价,其结果与实际监测成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聂拉木镇位于藏南高山峡谷区,是喜马拉雅山脉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与尼泊尔交界的边陲重镇,生态和国防地位重要,地震地质灾害频发。通过现场调查,得到了聂拉木镇区及其周边的滑坡、危岩落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河岸工程病害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候和冰川冻土条件分析了灾害成因。 结果表明:聂拉木镇及其周边共发现地质灾害和工程病害点 39 处,其中滑坡 8 处、危岩落石 21 处、泥石流冲沟 2 处、 河岸坍塌 8 处;滑坡均为堆积层浅层滑塌,危岩落石以节理裂隙切割型岩质崩塌和冻拔石失稳为主,泥石流为降雨诱导型和冰川溃决型,河岸工程病害主要为急流和冰凌冲击型破坏;区内强烈的构造运动、显著的季节性冻融作用和季节强降雨冲刷为灾害主要诱因。聂拉木镇区内地质灾害和河岸工程病害发育具有点小、面广、高风险的特点, 建议系统开展镇区灾害风险评估、及时开展分级治理和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5.
危岩体是由多组的结构面组合而形成,在地表风化作用、卸荷作用、重力、地震、降雨等诱发因素作用下处于不稳定、欠稳定或极限平衡状态的岩体。通过对桂林市15座山的326块危岩体发育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测绘,得到了几组重要数据,根据危岩体的结构特征和状态特征,将桂林市的危岩体类型分为临空型、倾倒型、贴坡型、孤石型4种基本类型,以白岩山3号危岩体为对象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该危岩体稳定性进行了定量验算,综合分析评价了桂林市危岩体的发育特征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唐拉段地质灾害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笔者主要对青藏铁路唐拉段沿线分布的热融滑坍、热融湖塘、湿地、沙害、危岩、落石等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价分析 ;研究了其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施工对地质灾害的诱发和加剧的可能性 ;提出了施工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预测危岩崩塌灾害的发生,分别选取影响三种不同类型危岩稳定性的主要参数作为随机变量 X1~X5,基于模糊失效准则和可靠度理论建立了危岩模糊可靠度计算模型和方法。首先,根据危岩稳定系数的隶属函数表达式,引入新随机变量 X6,将稳定系数的隶属函数作为新随机变量 X6的概率分布函数,得到了随机变量 X6的概率分布形式。然后,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危岩分别建立了危岩失稳模糊事件的等效功能函数和模糊可靠度计算模型。最后,采用改进的 Monte?Carlo 法计算了危岩失稳模糊事件的失效概率。对万州首立山 6 块单体危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危岩稳定系数从小至大变化,考虑模糊失效准则后危岩的失效概率增加幅度经历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 即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下的危岩模糊性较强,判断其真实稳定性状态较困难,实际工程中针对这类危岩仅采用经典可靠度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风险,需考虑模糊失效对危岩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长江链子危岩区崩滑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卫亚 《灾害学》1993,8(1):28-33
  相似文献   
9.
熊猫苑圈舍后山崩塌危岩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猫苑圈舍后山崩塌是"5·12"地震中发生的一处地质灾害,危岩带上方滞留的松散块石和潜在不稳定块体,对下方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论述了熊猫苑圈舍后山危岩带的基本特征、发生机理等.采用赤平投影方法对危岩带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预测危岩可能的破坏方式,并针对灾害体破坏模式、危害对象等特征,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忠-武输气管道山区段发生了多起危岩坠落冲击管道的事件,已经严重威胁到输气管道正常运行.笔者根据恩施石马岭危岩的发育特征,对石马岭危岩体治理方案进行论证,比较了危岩清方 锚固方案和管道护盖方案,根据本段管道工程所处地形地质条件,认为危岩清方 锚固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