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不法商贩利用废弃食用油进行提炼、加工、销售的不法行为,呼和浩特日前制定的《呼和浩特市废弃食用油脂管理条例》已经获得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据悉,这是首部用法规形式规范废弃油脂管理、保障百姓餐桌安全的地方性法规,预计将于年内出台。  相似文献   
2.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10):34-34
(1)用地沟油、“口水”油炸出的食品,所含有害物质非常多。当你无法判断餐馆用油质量时,最好不点油炸食品。  相似文献   
3.
东方木 《环境》2011,(12):1-1
无独有偶,“地沟油折人寿”的新闻刚淡出视线,“废机油折车寿”的怪事又出现了。各地查处的“地沟油”事件表明,人人都可能成为“地沟油”的受害者,同样,无论是公车还是私家车也都有可能为“废机油”所伤。调查发现,被划为有毒废弃物、严令禁止无资质商户回收处理的废机油,已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交易链。通过非法回收的黑市“中转”,很多废机油流入城市及周边的小炼油厂,被再次提炼成燃料油、“翻新”机油,而相当一部分翻新机油,又被装入新的名牌包装桶,新桶装劣油,再流回市场。  相似文献   
4.
林登 《环境》2011,(11):1-1
创航空史新纪录的“地沟油航班”,近日成功完成了由英国伯明翰飞往西班牙兰萨洛特的首航。据悉,这架飞机在燃料中加入了5070的“氢酯和脂肪酸”,也就是俗称的“地沟油”。事实上,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也曾出现过地沟油横行的情况。不法商贩把地沟油再加工后悄悄卖给餐馆去“二次使用”。追根溯源,正是微观个体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才导致了地沟油的使用乱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地沟油”的概念、来源及危害性,梳理了国外“地沟油”防控和治理经验,总结了近年来国家与相关省市取得的包括政策文件、相关环境基础设施情况等工作成效,发现我国“地沟油”防治仍存在收运体系不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待加强、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行业标准规范缺失等问题,分析了我国“地沟油”资源化发展的潜力,并重点围绕“规范收运体系、绿色生物柴油产业链、加大技术研发、完善政策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伟利 《环境》2007,(12):72-74
不久前,记者从中山大学举行的项目投资会上获悉,东莞市正在酝酿出台有关政策,对全市的餐厨垃圾进行统一回收,打击私炼"地沟油"等利用餐厨垃圾牟利的非法行为.东莞市的做法不失为根治非法炼油活动的捷径.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环境教育》2012,(4):8-8
"包括珠三角城市在内的地区,率先发布PM2.5数据后,有公众对数据提出了质疑,说明环保部门的数据缺乏公信力。因此环保部门一定要成为真实客观数据的追求者和捍卫者。如果发布的数据不真实,将会使数据失去公信力。"——4月10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广州召开的2012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要求各地一定要将PM2.5真实的监测数据发布出去。  相似文献   
8.
逻辑 《环境》2010,(12):59-61
<正>地沟油,一个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名词,其在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一直困扰着人们。其实地沟油本身没有罪,它只是被放错位置的资源罢了……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地沟油地沟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现状,综述了地沟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包括传统化学催化法、超声波辅助法、生物酶法、超临界法。阐述了地沟油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基于针对地沟油制备生物柴的影响因素,包括酸值、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温度等的分析,提出地沟油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意见及优化工艺方法。研究表明:油脂转化率为93.3%~94.6%的两步酸碱催化是最适合工业生产,油脂转化率为95%~99.3%的超临界法是最有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地沟油的综合利用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沟油是家庭或饭店、宾馆等洗刷餐具过程中随水流入下水道中的各种油脂、食品残渣以及木筷等组成复杂的混合物。这些物质经过生物发酵,形成一种褐色、粘稠、具有恶臭的粥状体。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一些发达国家,地沟油已经被很好的利用起来,我国对地沟油的综合利用技术也进行了很多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