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2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南琼北火山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海南琼北火山地区火山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背景分析,阐明了以马鞍岭——雷虎岭火山为代表的历史喷发形式、构造类型、岩浆流的范围以及流向,论述了琼北火山是一个较典型的城市火山,是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具有喷发危险的火山,并通过国内外火山活动监测与分析方法的对比,确定海南琼北火山活动监测、应急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洋水磷矿区牛赶冲矿段下盘矿的断裂和褶皱构造的产状、形态、位置、对矿体的破坏程度及其形成机制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研究结果在矿山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和美国70%的露天煤矿完全不同,有人说,中国煤矿的地质构造是全世界最复杂的。而兵团农六师大黄山煤矿,或许正是一个这样的典型。在离开城镇越来越远的地方,道路变得越来越颠簸,路边的景象变得越来越荒凉。终于,记者被告知,大黄山煤矿到了。大黄山煤矿位于新疆阜康境内,始建于1958年,有职工1000多人,其中两个主要生产矿井,均为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害”俱全的矿井。去年5月,这里发生了一起强透水事故,所幸抢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去年12月,一个矿井又发生险情,一次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被  相似文献   
4.
利用红外技术探测地质构造是预防巷道作业重大安全事故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红外辐射原理 ,分析了地质构造引起的岩石密度变化和巷道围岩辐射功率之间的相关性 ,提出了红外探测巷道地质构造的理论、方法及适用条件。应用结果表明 :红外探测技术不仅可简便、直观地分析和预测采掘巷道围岩地质的变化趋势 ,而且可用于巷道围岩瓦斯涌出异常地段的原因探测 ,指导安全防范措施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陶庄煤矿矿震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志峰 《灾害学》2002,17(4):60-63
本文通过对陶庄煤矿矿区地质构造及矿震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矿震的发生条件及其机理,提出了矿震与天然地震的关联性,阐明了矿震的前兆特征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探讨了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的密切关系,提出了认真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合理开发地质遗址,加强地质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六安地震台TJ-Ⅱ体应变仪钻孔的地质构造特点与钻孔岩芯物理特性,介绍了TJ-Ⅱ体应变仪在六安台运行情况。通过六安台TJ-Ⅱ一年观测资料的同震效应与区域前兆异常分析,初步探讨了地下形变对大别山区未来中强震预测研究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一年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资料整理、GIS综合信息模型分析等方法,总结归纳出鲁甸县各类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并分析阐述了其形成条件和机理,发现地质构造对灾害的分布和形成及易发性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宿迁-南京地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解译资料,结合研究区断裂分布特征、地震资料、地貌特征、地球物理场特征、第四纪沉积厚度及现代地壳形变等的综合研究,根据区域地震构造稳定性分区的基本原则,将研究区划分为活动区和相对活动区2个一级区,进一步可细分为4个二级带,即新沂—宿迁—泗洪活动带(Ⅰ)、扬州—仪征—南京比较活动带(Ⅱ1)、淮阴—洪泽—塔集比较活动带(Ⅱ2)、连云港—沭阳—泗阳比较稳定带(Ⅱ3),并且对各二级带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某水利枢纽坝区构造特征及其对岩溶发育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水利枢纽区构造基本格局形成于早白垩世的燕山运动,此时构造应力场以NE向为最大主应力方向,形成了规模较大的NE向百兴向斜;渐新世以来,区域表现为大面积的间歇性隆升,构造应力场转变以NW向为最大主应力方向,形成坝区占统治地位的NE向构造,在坚硬的岩层中形成大量节理裂隙,软弱岩层中则表现为塑性变形。这种构造特征对岩溶的发育具有控制性作用:(1)构造发育史控制了岩溶发育演化史,(2)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导致岩溶的多层性及继承性,(3)褶皱限制了岩溶呈NE向带状分布,(4)不同岩层内构造特征相异导致岩溶仅在某些岩层内较发育,(5)节理裂隙控制了岩溶发育的部位及形态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