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407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口流动规律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流动是人力资源配轩优化的根本创新路径,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如果流动人口为理性行为选择者,在社会制度安排许可的发展环境下,当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间形成比较收益差异,存在着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的潜在和现实的各种获利机会时,就必定驱使人们由低收益领域向高必益领域流动,而且比较收益差异量与流动人口的流速、流量正相关,并必然导致产生收益率及人口分布走向平均化的趋势,社会发展也将获得最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果.其相关政策含义:一是人口流动是流动人口的理性选择;二是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流动权利;三是利用比较利益差别促进人口流动;四是降低各种不必要的流动成本和流动风险;五是建构人口流动的有效率社会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苯醌增效聚合硅酸铁多相UV-Fenton体系,讨论了体系中橙Ⅱ的脱色和降解途径.在研究苯醌浓度对聚合硅酸铁铁离子的释放、Fe2+与Fe3+之间的转化、H2O2分解和·OH生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苯醌对聚合硅酸铁多相UV-Fenton体系的增效机制.结果表明,随苯醌浓度的增加,其紫外光下光解还原聚合硅酸铁并释放Fe2+的程度增大、H2O2分解速度加快、产生·OH浓度峰值增高且出现的时间提前;苯醌增效体系释放于溶液中的Fe2+可以通过Fenton反应转化成Fe3+,反应结束后聚合硅酸铁能重新吸附Fe3+并使其浓度降低,避免了增效体系铁离子的二次污染.本研究将为多相催化剂催化过程的调控提供新的视角,为多相光助-芬顿反应在有机废水资源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星形线电除尘器内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动与荷电粒子运动行为及两者间相互作用,构建了线板式电除尘器(ESP)内关于EHD和带电粒子运动学的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电场方程和空间电荷方程,在拉格朗日法下建立带电粒子运动方程,并与FLUENT湍流模型进行耦合.利用这一模型,对3种电场风速下星形线电除尘器内流动形态与粒子运动行为进行了细致模拟,并分析了二次流动对气流、粒子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星形线电除尘通道内二次流动对流动形态和粒子浓度分布存在显著作用.随电场风速的降低,这一作用将越明显.EHD流动对细小荷电粒子运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二次流动产生涡旋并作用于主流来影响粒子运动行为.收尘板面的涡旋挤压粒子流远离壁面向流动中心运动,放电极下游的涡旋则促进粒子流向收尘板壁面靠近.此外,由于捕集通道中强二次流的存在,Deutsch计算式对除尘效率、特别是对于亚微米粒子捕集效率的计算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4.
运用CFD仿真软件Fluent,参考国内某炼厂常压塔挥发线管道结构和运行工况,对注水后管道内的多相多组分状态进行了模拟,编写了相应的传热传质模型,对其中的腐蚀性介质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注入中性水后,挥发线管道内气相腐蚀性介质HCl和H_2S在水相中快速溶解,导致水相pH值呈酸性,注水点下游附近出现了液相跌落区,此处的pH值最低。对不同的注水流量和液滴粒径的注水工况进行模拟后,发现注水参数对跌落区的位置、最低pH值产生了影响,其中液滴粒径的影响更加显著。据此,预测了不同注水工艺对塔顶露点腐蚀状态的影响,以期指导腐蚀监测和工艺防腐。  相似文献   
5.
将流动注射应用于水中总碳酸盐的分析,并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于结果的影响。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基本不存在干扰,在采样量为0.05ml时,检出限(3σ)为80mg/L;峰高的检测范围100~1000mg/L;峰宽的检测范围1000~5000mg/L,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火力发电厂中生水、锅炉水的总碳酸盐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高压密封消解-流动注射同时测定海水中总氮和总磷的方法,方法采用特制聚四氟乙烯密封消解罐,经高压消解锅消解后,用流动注射分析仪同时测定海水中的总氮和总磷。结果显示,总氮和总磷在0~3.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总氮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0.012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65%~2.59%,加标回收率为97.8%~102%;总磷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06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50%~6.67%,加标回收率为98.8%~101%。该方法可同时测定海水中总氮和总磷,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满足分析要求,适用于大批量海水样品中总氮和总磷的快速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7.
8.
流动注射分析测定总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动注射分析测定总氰,在选好的参数条件下,通过与蒸馏方法测定结果比较,本方法能满足环境监测的质控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方法检出限为0.51μg/L  相似文献   
9.
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常用比色法和物理化学法.比色法中,酚二磺酸法精密准确,但试剂制备和实验操作麻烦,且受氯离子(>10mg/L)和亚硝酸盐氮(>0.2mg/L)的严重干扰,对这两种离子含量较高的水样去除干扰步骤繁;物理化学法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简单快速,但灵敏度低;离子选择电极法受氯离子和碳酸氢根(HCO_3~-/NO_3~->5)干扰;锌—镉还原柱法,灵敏度高,但还原速度慢,且因流速不同使得试样和还原剂接触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简称FIA)是丹麦学者J Ruzicka和E HHnasen于1975年提出的一种自动化分析技术,该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精确度高,节省试剂和样品,操作费用低以及适用性广等特点,因而很快为广大分析工作者所接受.FIA在水质监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其测定项目以金属离子和无机阴离子为主,对水中有机物的流动注射分析报道较少.近年来人们对各类水体中的有机污染愈来愈重视.往往要进行连续监测以收集大量的动态资料,用于水质管理.在这方面FIA具有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