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67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获得更好地制动安全性及延长制动器寿命,针对相关文献中制动器用电磁体磁路的非对称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磁路形状设计,即采用开槽的方法来获得要求的非对称磁路,并对此作了理论分析。由于磁路形状复杂,采用Ansoft软件中Maxwell-3D对设计的电磁体进行磁场及其吸力的仿真计算。对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作了对比。以此制作的样品试验结果表明,电磁体工作姿态平稳,未发现因卡死而出现摩擦力的大幅度波动。且磨损均匀,满足了工作寿命的相关要求,为电磁制动器安全制动、延长工作寿命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旧电梯数量的增多,其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显得愈加重要。制动器作为电梯最重要的安全部件,其工作性能决定着电梯的安全运行。本文主要对老旧电梯评估中遇到的有关制动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讨论了制动器维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梯的安全检验,重点在制动器和门上,监督检验时还包括隐蔽工程和导轨的固定,有些检验员往往忽视底坑项目的检验,仅仅停留在手动试验底坑内各电气安全装置上,电梯停止运行,即据此判断其合格与否。其实,检验底坑项目时,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下面我谈谈我在日常检验中的一些做法,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4.
从一起事故的案例,引出对电梯制动器的结构和制动力的理论分析与计算。可供日常维修保养和定期检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龙门起重机与桥式起重机在正常行驶中,其车轮轮缘与轨道应保持20mm~30mm的侧隙.当大车运行时,其轮缘与轨道发生挤紧,大大增加了其运行阻力,这就是发生了啃道现象.啃道现象是起重机运行中的一种常见病.轻则致使起重机车轮和钢轨同时加速磨损报废,重则对路轨的固定和基础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啃道极严重时还会导致起重机运行时脱轨,引发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因此,对啃轨现象我们极不能轻视,必须学会对啃轨的判断,弄清原因,从而加以整改,防范起重机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概述 厂内机动车辆制动距离,是衡量厂内机动车辆制动性能最有代表性、最直观、最综合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为此《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7.2项明确要求各式行车制动器,均应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有效制动性能。同时规定新增车辆使用制动性能测试仪等仪器检测;在用车辆按拖痕法用直尺检测。  相似文献   
7.
信息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5):44+63+82
测量绝缘电阻时,为什么规定摇测时间为1分钟?在使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时,一般规定摇测1 min的读数为准。因为在绝缘体上加上直流电压后,流过绝缘体的电流(吸收电流)将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而绝缘体的直流电阻率是根据稳态传导电流确定的,并且不同材料的绝  相似文献   
8.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重要的安全部件,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检验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根据标准要求,采用单排驱动链的自动扶梯,须设置附加制动器。本文讨论了对于早期生产的某品牌自动扶梯,如何利用其本身的驱动链断链检测及其保护装置,将其改造成为符合要求的附加制动器,并对其结构图和电气原理图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还提及了在改造之后如何进行检验其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列举了一起典型的电梯制动器失效事故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查分析,最终发现该起事故主要原因为一个接触器触点位置偏移导致制动器闸瓦磨损较大从而制动力矩严重不足产生轿厢滑移。该事故最终导致一名乘客死亡,本文通过详尽的现场说明以及原理分析完好的还原了事故全貌,对于今后的电梯维保以及事故调查均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