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庞大、  相似文献   
2.
地球上所有生命(包括人类)的生存都依赖于充足的纯净水源。湖泊水占地球表面液态淡水资源的90%以上,作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湖泊在全球淡水资源中具  相似文献   
3.
汪晓春 《环境教育》2011,(12):47-49
海南生态立省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态立省是海南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生机勃勃的花草林木四季常绿,花园般美丽的城镇和生态文明村令人流连忘返。无论置身于繁华都市,还是位于乡村田野,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辽远的天空白云舒卷,蔚蓝的海水波光潋滟……阳光,海浪,沙滩,椰树,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4.
宣教     
《环境教育》2011,(5):7
潘岳为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本刊讯4月26日,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揭牌仪式上强调,在立足环境保护重大政策,围绕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基础上,遵循市场规律,准确把握环境保护宣传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改制后的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发挥活力与增强后劲的关键所在。潘岳指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改制为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是对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改革总体部署和要求的积极落实;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突破障碍性思想观念,走出教条思维,摆脱陈旧模式的现实需要;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成钢  赵亮  曾剑 《环境保护》2013,41(13):63-64
农村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随着对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的增加,山西省污染重点有向农村转移的现象,然而,山西省农村环境存在历史欠账较多、资金投入滞后、基础设施不健全、技术支撑薄弱、监管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6.
沿海重化工产业的发展给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带来巨大挑战。为了保证海洋健康、保护海洋环境,推动沿海经济向绿色增长之路发展将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大量重化工产业在沿海地区聚集,沿海省市均已将石化产业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陆续批准实施,沿海地区已经进入新一轮海洋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掀起了海洋开发、蓝色经济大发展的高潮。从各项规划看,大量重化工产业在沿海地区聚集,沿海省市均已将石化产业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可能导致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大规模的重复建设将带来产能过剩,加重  相似文献   
7.
阚璇 《环境保护》2012,(10):64-66
江苏省南通市以旅游产业为经济支柱,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既是南通市工作的重点,也是南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虽然南通市政府和社会各界都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努力,但是,面临的环境压力也在逐年加大.因此,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针对南通的环境实况,从长远规划考虑,有序推进以确保南通的环境质量,回应居民对改善自然生态的诉求.为此,南通市政府开展了环境保护规划的制订工作.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3,(Z1):15
核能是一种低碳能源,发展核能是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有力保障,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核安全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保障核安全是实现核能核技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胡美灵 《环境保护》2013,41(10):67-68
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的时代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湖南株洲攸县获得"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攸县的城乡环境同治值得全国借鉴并加以推广。攸县的城乡环境同治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内部控制存在很多误解,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加之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特别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采取积极举措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名优产品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要有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