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一场大地震美国社区救灾反应队的概念是由洛杉矶市消防局在1985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在1987年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1987年加利福尼亚威蒂尔峡谷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此次地震证明,一场大型灾难发生后,由于受难者的人数众多、通讯联络中断和道路阻塞等原因使救灾工作变得困难,人们不得不依赖互相帮助以满足救灾的瞬时需要。这样的例子在墨西哥市的一次大地震中也能找到很好的佐证。在墨西哥的这场大地震中,没有受过训练的自发自愿者挽救了800人的生命,可是也有100人在救难中丧生。这个代价太高,经过训练完全可以避免如此高的代价。美国人开始认识到在灾难尚未来临前政府所应扮演的重要角色。首先,政府应告知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交通限行前后街道机动车污染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汪婷  谢绍东 《环境科学》2010,31(3):566-572
为评估北京市街道的机动车污染状况及奥运期间的改善程度,利用OSPM模型模拟计算了2008年7月奥运交通限行前后北京街道大气中PM10、CO、NO2和O3的浓度,得到其在限行前的日均浓度值分别为146μg/m3、3.83 mg/m3、114.4μg/m3和4.71×10-9,限行后为112μg/m3、3.16 mg/m3、102.4μg/m3和5.31×10-9,削减率分别是23.4%、20.5%、10.5%和-12.5%.对污染物在限行前后的浓度变化和日变化趋势的研究发现,PM10浓度受交通限行影响削减最大;CO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与机动车流量的变化最为类似;NO2在限行后的削减幅度有限,表明其浓度还受到除交通排放外的其他因素影响;O3浓度在限行期间有所上升,说明限行措施不能降低街道中大气O3浓度.另外,比较不同类型街道的计算结果,发现街道车型构成与几何形状对污染物浓度变化有影响.总之,北京市在实施交通管制前,街道中PM10、CO和NO2的日均浓度均接近或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机动车污染状况较为严重;交通限行可有效降低一次污染物的浓度,但二次污染物的浓度有可能升高.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其说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倒不如说是好奇心的驱动。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好奇冒险精神,人类恐怕还在与百兽同群,难成万物之灵长。自西方社会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来,将人类的探险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到20世纪末,地球上几乎没有什么人类未知的地理秘密了。但就在人们为地理神秘感消失而索然乏味时,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包括测量成果在内的综合规模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赖金林  齐实  崔冉冉  廖瑞恩  唐颖  李鹏 《环境科学》2023,44(12):6833-6846
西南高山峡谷区是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认识其植被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以为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区域经济、环境以及生态和谐统一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2000~2019年NDVI、社会经济因子和自然因子数据集,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Hurst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了西南高山峡谷区NDVI时空变化及稳定性特征,并探讨了NDVI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空间上看,植被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中高和高植被覆盖的区域面积占比71.71%,植被覆盖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时间上看,植被呈现改善趋势的区域面积占比85.90%,恢复效果明显,且未来植被变化趋势还将以改善为主.②高程、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是影响NDVI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q值均不低于0.40;气温和降雨量为次要因子,q值分别为0.274和0.225.双因子交互作用增强了单因子的影响力,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两种关系,其中高程∩植被类型组合q值最高为0.714,其次是高程∩土壤类型组合q值为0.688.③研究时段内NDVI整体稳定性较好,低波动变化和较低波动变化的区域面积占比为89.95%;而中等以上波动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0.05%,集中在海拔高、气温低、降雨少、土壤贫瘠和植被较差等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植被变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策略修复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根据在北京市道路路面附近颗粒物(TSP)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道路峡保内TSP的粒径分布,以及粒径分布与峡谷结构,距地面距离的关系,说明了影响粒径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非孤立街道峡谷大气流动及污染物扩散特征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实际城市街道皆为非孤立街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等高与不等高非孤立街道峡谷的大气流动及汽车排放污染物扩散特征.通过与已有的风洞实验结果对比,发现二者较吻合,并且目标街道峡谷上下游建筑物的存在对目标峡谷内部的流场和浓度场有很大的影响.与孤立街道峡谷相比,非孤立街道峡谷中污染物的浓度要远高于孤立街道峡谷中污染物的浓度,而且随着上下游建筑物的增加,使到达目标街道峡谷的风速相对减弱,污染物在峡谷中难以扩散,造成了峡谷内部污染物浓度会随着峡谷数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发现不等高峡谷建筑物高度存在一个临界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街道汽车污染扩散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如何简单而准确地模拟城市街区污染的扩散规律,对于城市汽车污染控制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量实测数据,分析了风速风向等影响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采用丹麦开发的街道峡谷模式OSPM,对汽车污染扩散规律进行模拟研究。与北京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式较好地模拟昼间风速风向对街道峡保内汽车污染扩散的影响,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峡保中流场的主要特征,以及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规律,污染物浓度与风速的倒数摈心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街谷内上风建筑与上游阻挡建筑的间距(D),即上游建筑间距,对街谷内空气流动特性和气态污染物分布规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街谷内迎风区的气流速度基本不随D的变化而变化,而背风区和中心区的气流速度随着D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在D=90m时,气流速度达到最小值.相应地,在D=90m时街谷内污染物浓度最高,表明D存在最不利值,在城市规划中应尽可能避免该间距.当D大于90m时,D越大,污染物浓度越低,而D小于90m时,D越小,污染物浓度也越低,可以同时实现节约用地和减小交通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专门性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Dr2危岩体的边界条件、形成机理及破坏模式,并简要介绍了目前所采取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认识城市街谷内的大气污染特征和提供城市街谷优化设计的实证参考,本文以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为例,采用移动监测技术,分析了城市街谷大气污染物(CO、PM2.5)的时空分布,并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早高峰空气质量优于晚高峰;交叉路口处污染物浓度普遍较低,但苏州路立交桥下污染物浓度较高;(2)两种污染物同源,其浓度与固定站点监测数据高度相关,风向与街谷成锐角时污染物浓度较低,风速较大时污染物浓度较高,污染物浓度与车流量相关程度较低;(3)街谷两侧建筑物高度比在[1.5,2)之间,污染物浓度较低,在[1,1.5)之间,污染物浓度较高;路网密度在[12,14)之间,污染物浓度较低,[12,14)之间的道路密度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街谷内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