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观测数据受各种周期性因素影响,其动态曲线表现为周期性变化特征,是大小不同的周期和非周期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利用MATLAB工具包,编程幅频分析和滤波程序,以福州乌鸦咀泉水电导率的模拟观测数据为例,对其幅频谱特征和震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50秒,江苏省高邮市和宝应县交界处发生M 4.9地震(φN31.12°,λE119.61°)(见图1)。江苏省大部分地区有强烈震感,震中区附近部分烟囱和院墙倒塌,并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本文使用P、S波初动和P、S波振幅比联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叙述了离心式机械振动台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计算思路和方法;推导了其计算公式;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计算公式,简化成代数运算式。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安全比作一个单摆,它势必做的是一个阻尼运动,为使单摆的振幅不会减小,需要定期而集中地给这个"阻尼"安全振动提供新的力量,而"安全生产月"起到的就是一个策动力作用。"安全生产月"活动的设计要从吸引力上下功夫,突出体现"寓教于乐"。企业开展"安全辩论活动"是不错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产品在使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可能经受到正弦振动时的效应。振动对产品引起变形、弯曲、产生裂纹、断裂,造成部件间的相互撞击等,包括由于振动产生的交变应力超过构件所能承受的弹性和塑性极限应力而造成的破坏,以及由于长时间振动的交变应力造成的累积损伤,使产品发生疲劳损坏。特别是在产品的固有频率与激励频率相同而引起共振导致响应幅值急剧增大时,会更加迅速、更多地发生。  相似文献   
6.
基于徐州台和常熟台 2 套 VP 型宽频带倾斜仪记录到的 186 次同震形变波,统计分析其振幅-震级特征,分区对比研究其衰减关系,结合观测资料计算仪器特征参数,通过岩芯试验获取场地基岩性质,综合分析仪器观测效能。结果表明:(1)相比于常熟台,徐州台的 NS 向和 EW 向拟合均较为稳定,记震能力更好;(2)不同构造分区中拟合的振幅-震级关系,随着震中距增大,最大振幅幅值呈指数上升且拟合程度显著增强;(3)仪器基墩稳定性对同震响应存在一定的影响,基墩稳定性好,观测数据年零漂小,同震记录相对稳定;不同岩性的基墩对同震记录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同震响应振幅与基墩弹性模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动态异常频次、M2波振幅比等方法,对巢湖14#井水位1987~1997年进行了全过程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华东几次中强震前,该井水位的微动态异常频次在地震前3~4个月有明显增高的异常显示,而水位M2波振幅比在地震前也存在3~4个月的下降异常。由此可以认为该井有可能成为华东及东部沿海5级以上地震的灵敏井点之一,而且在地震的短期预测方面可能会提供有益的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8.
小震震源机制P轴取向的预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Snoke的振幅比方法,利用江苏台网和山东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化波形资料,计算了发生在江苏及其附近地区的33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由此计算了其相应的P轴取向。结果表明:南黄海北部凹陷地区M_L5.1地震发生前2个月内、长江口地区显著小震群发生之前2个月内,在震中所在区域的附近地区有震源P轴取向小于100°的异常地震发生;盐城附近及其近海海域在本文研究的时段内未曾出现震源P轴取向小于100°的地震,该区域也没有发生中强地震或显著小震群事件。由此说明震源P轴取向具有一定的短临前兆意义,但这种情况与大地震事件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并不完全相同。茅山断裂附近地区出现的2次震源P轴取向小于100°的事件与该地区重力异常结果是一致的,说明2002年前后茅山断裂曾活动过。  相似文献   
9.
饱和土中排桩对入射S波隔离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就饱和土体中排桩对入射S波的隔离效应进行了三维分析。使用坐标转换和Graf加法定理,将某一桩体附近的总波场构造为入射波和所有桩体的散射波之和,通过施加桩土界面处的边界条件,利用不同阶三角函数的线性无关性,得到了问题的解析解。数值算例对排桩后面的饱和土体的竖向位移振幅衰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入射波频率和桩土弹性模量比等参数对饱和土中排桩隔离效果的影响。与弹性土中的相应结果比较表明:频率较低时,饱和土中排桩的隔离效果和弹性土中较为接近;频率较高时,两者之间的差别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激光位移传感器校准所存在的精度低、校准局限性大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位移传感器动态幅值校准的方法。本校准方法首先采用电磁振动台激励标准结构件进行量级放大,以产生特定高频的大位移振幅;然后基于多普勒效应的激光测振仪测得的位移作为标准量,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幅值进行校准;最后通过一系列不同共振频率的标准结构件对不同频率下的位移振幅校准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文提出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动态幅值校准方法可对激光位移传感器不同频率下的动态幅值进行精确校准,对工程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