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苯的主要毒性作用及中毒症状 苯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烃,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易燃、有毒。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愈高挥发量愈大。  相似文献   
2.
易挥发有机化合物的Pt/Al2O3—Si纤维催化剂上的低浊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国起  胡克季 《环境化学》1997,16(3):197-203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Pt负载在Al2O3涂膜强力富硅纤维载体的催化剂,研究低温下催化剂易挥发有机化合的的行为,用四种有机化合物检验实验参数对催化剂分解有机化合物分解率的影响。讨论了流速、浓度、有机物的本性、预热温度、反应热等参数的影响,并给出了催化剂对苯、甲苯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的数值。  相似文献   
3.
《江苏劳动保护》2013,(10):41-41
甲醇是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酮类、苯等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溶剂等。甲醇高度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相似文献   
4.
纳氏试剂光度测定氨氮 ,由于易挥发性还原物质的存在 ,显色时会出现溶液混浊或异色而干扰测定。采用在低PH值下煮沸 ,去除效果不理想。改用过氧化氢溶液 ,则能氧化易挥发性还原物质 ,消除干扰 ,收到满意效果。1 试剂(1) 2 0 % (m/V)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 2 0 氢氧化钠 (NaOH)溶于水中 ,冷却至室温 ,稀释至 10 0ml。(2 ) 3 0 %过氧化氢溶液。(3 )其它试剂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三版 )2 步骤2 1 校准曲线的绘制吸取 0、 0 5 0、 1 0 0、 2 0 0、 3 0 0、 5 0 0、 7 0 0、 10 0 0ml铵标准使用液于 5 0ml比色管中 ,加入 5 …  相似文献   
5.
孙永泰 《安全》2009,30(5):42-43
油料,尤其是轻质油料,因具有易挥发的性质,在收发及储运过程中,一部分油料蒸发的油蒸气消耗在大气中,称为蒸发损耗。据资料介绍,美、日石油的蒸发损失占年产量的3%~5%。目前,我国尚无权威性的统计数据,但据测定,南方某地一个1×10^4m^3地上汽油罐,夏季每天蒸发损耗近0.5~1t;  相似文献   
6.
甲醇,又称“木醇”或“木酒精”,为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纯品略带酒精气味,粗品刺鼻难闻: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类和大多数其他有机溶剂混溶;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正己烷,俗称白电油、除白水等。常温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易挥发,蒸气比重为2.97;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进而引起燃烧爆炸。  相似文献   
8.
韩素芹 《安全》2005,26(6):42-42
1.醇类火灾应选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甲醇(CH3OH),属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能溶于水,凝固点-97.8℃,沸点64.8℃,闪点11.11℃,自燃点385℃,爆炸极限6.7%~36%,燃烧热值715.5kJ/mol,最大爆炸压力72.6N/cm2.甲醇,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医药、燃料、火药、防冻剂.  相似文献   
9.
<正>在高温高压的石油化工企业,不少物料极易挥发且味道浓重。异味的存在,一直是困扰石化企业的重要问题。要想实现生产区域没有异味,到底有没有可能?答案是肯定的。上海石化在这方面试点攻坚,取得成效。该公司强化"化工企业可以消除异味"的观念,于2011年提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战略,自我加压,向异味宣战,两年内做到现场环境无异味。上海石化认识到产生异味与管理不到位有关系,提示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环保管理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承担试点先行重任的芳烃部从精细管理着手,制定了"堵疏结合"战术。"堵"就是  相似文献   
10.
Arsenic (As) is ubiquitous i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carcinogenic inorganic forms, posing risks to human health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Many microorganisms have evolved a series of mechanisms to cope with inorganic arsenic in their growth media such as transforming As compounds into volatile derivatives. Bio-volatilization of As has been sugges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lobal As biogeochemical cycling, and can also be explored as a potential method for arsenic bioremediation.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As volatilization by fungi, bacteria, microalga and protozoans. Arsenic bio-volatilization is influenced by both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that can be manipulated/elucidated for the purpose of As bioremediation. Since As bio- volatilization is a resurgent topic for both biogeo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our review serves as a concept paper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