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823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330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喆 《劳动保护》2003,(2):68-69
锅炉压力容器是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因用途不同,其设计制造千变万化、形状各异。有数十米高的电站锅炉、高塔容器及数千立方米的球型容器;同时,它们承受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或强腐蚀性介质。为达到安全使用目的,需定期对其进行在役检验。但在过去的检验工作中,曾发生过中毒、窒息、辐射、坠落、爆炸等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教训深刻。一、检验中常见的危险缺陷、表现形式及易产生事故类型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依据锅炉压力容器设备种类及使用范围不同,对其内部受压元件、…  相似文献   
2.
3.
4.
利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3B43月降水数据,并结合降水Z指数,研究朝鲜1998—2018年的降水和旱涝时空格局。结果表明:TRMM与站点观测降水数据有显著的相关性。朝鲜降水季节性特征明显,57.29%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空间上自东北部沿海岸线向东南递增。朝鲜的区域综合旱涝等级基本处于正常状态,偏旱和偏涝发生的频率最高,其次是大旱和大涝,极旱和极涝发生的频率最低,夏季和冬季干旱发生最为频繁,而洪涝在秋季频发。朝鲜北部发生旱涝事件的频率明显高于南部,咸镜山脉和盖马高原是旱涝的多发地区,温泉平原则最不易受到旱涝影响。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呈现洪涝强度增强的趋势。夏季洪涝强度加剧的趋势明显,中北部地区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充分有效利用生产方风险,在既定的生产方风险和有限的试验样本条件下,合理分配舰空导弹杀伤概率假设检验中的双方风险。方法通过似然函数推导检验问题的最优势检验,设计一种随机化检验方法,在检验完成后且必要时进行一次Bernoulli试验,以确定是否接受原假设。结果计算结果显示,相对经典假设检验方法,随机化检验方法可以保证实际生产方风险不超过既定的生产方风险上限,同时可使军方风险更小。结论该方法能够合理利用生产方风险,在不增加试验样本的条件下,降低军方风险,具有很好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河下游水体中DO与NH_3-N、COD_(Mn)相关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近年来海河下游监测数据对DO与NH3N和CODMn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两回归方程:NH3N=-128DO+1054;CODMn=-113DO+1692。并经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在999%的置信水平下DO与NH3N和CODMn线性相关均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8.
检验环境影响预测准确度统计方法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预测结果准确度的检验尚无制定统一标准,而预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为此,本文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以评论,以供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和后评估的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氨氮测定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苏爱梅  王俊荣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2):123-124,F004
针对纳氏比色法测定氨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消除了混浊和泡沫干扰问题,降低了空白吸光度,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谈环境监测报告结论的规范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监测报告是环境监测部门为其承担的专项监测任务出示的技术总结,它对环境承受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是环境责任强有力的证据,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环境监测报告的结论措辞应该慎重。1 结论必须简单明了 环境监测报告专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而结论是报告的关键,当人们拿到监测报告时,很自然的是先看报告的结论。因此,出示的监测报告必须做到阅者皆懂。但是,“基本符合××标准”、“基本达标”、“总体上达标”等模糊用语,却大大降低了报告的法律效果,若是将“绝大部分达标,只有××超标×倍”修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