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7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温以才 《环境》2000,(9):23-2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状态,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美。老子曰:“道法自然”,人们应向自然学习,与自然和谐。科学求真、道德求善、艺术求美。风景画(我国称之为“山水画”)这种直接讴歌“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样式首先根植于画家热爱和赞美自然的环境文  相似文献   
2.
Emma.z 《环境》2005,(2):48-49
爱情在你的心里有多重要?在某一个清闲的下午,有否在心里清点着爱过的人?那年,那地,那人,是否颜面依然?  相似文献   
3.
艺海琳琅     
《现代职业安全》2003,(6):62-63
铁索飞空,雾雨横生,尽览九重。日观仙对弈,海西浮浪。石狮长啸,撼动巅峰。背倚莲花,手托明顶,咫尺突兀撑青穹。松迎客,仰蓬莱幻境,碧峰叠层。眼前瞬逝迷蒙,架红日喷薄七色虹。憩海东面壁,摩崖异洞。烟波举步,绝路垂登。百转千徊,天都独秀,揽日衔云舞玉龙。归翘首,瞩黄山风采,冠世无争。  相似文献   
4.
为树哭泣     
吴村 《环境教育》2004,(3):59-59
一直以来,我都庆幸自己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特别是当我在城市里住得久了之后,经常对妻子说,等我们老了,就一起回到我的老家,再去过那种返璞归真的生活。 为了说服妻子,我曾不止一次向她描述浙江老家迷人的风光,连绵不断的群山,山峦起伏,曲线变化多端,山上多毛竹,杉树,松树,灌木,野果,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在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的一边是我们的村子,村人聚族而居,大都是晚清时期的建筑;小溪的另一边是裙皱似的梯田,大部分是用甘甜的山泉水灌溉,种出来的大米吃起来香甜无比,至今让我难忘。小溪里还有小鱼小虾,还有螃蟹,夏天到了,我们总爱在小溪  相似文献   
5.
以《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的楔子为开端设立“佳作赏析”栏目,旨在让我们通过作品,一同走近这些在大自然中与我们患难与共的动物朋友们,去聆听它们的语言——那些似曾相识的大自然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美术欣赏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时,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感知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美术学科承担着传统审美教育、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欣赏课的特点,在教学中将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7.
美术欣赏是愉快的、能令人产生无限想象的审美探索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不断探索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汲取有利因素,让幼儿对美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激发,让经典美术作品凸显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乡村的黄昏     
我的家乡在大山深处,三面环山,只有一条路伸向外面的世界,虽然农村生活不富裕,但是能够欣赏美丽景色。我说美丽那可不是吹嘘的,就说傍晚时候的黄昏吧。夕阳西下,总能从天上看到形态万千的云朵,有时那云朵是红的。说到这,你一定心里有疑问吧?云为什么是红的,那是因为夕阳正在旁边映衬着云朵,所以云朵才是红的。只要天晴的时候,我每天都能看到这美丽的景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3,(Z1):124-125
黄三枝,又名黄怀宁,号山之。毕业于中国美院,获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结业于张旭光书法研究工作室。近300幅作品被各大机构,画廊及私人收藏,现为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理事,现居北京。王伯敏先生为黄三枝题赞:"近古流传,气韵大象",并交换作品。吴为山先生题赞:"以书法之意写之,文心若水,穷造化之变幻,得草木形神韵之万态",并交换作品给予鼓励。陈大羽题词:"开创新风",并交换作品。2000年,《品茶读书图》入选第2届中韩水墨画大展并获银奖,《春色无声》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新时代中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