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2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验室和短期现场试验中初步证明金鱼藻离开底泥悬浮养殖于水中可基本正常存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其大面积长时间养殖于悬置在水体中网箱内的具体栽培形式等影响因子,推进“网箱养草”向净水实用技术转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研究法、数量研究法,分别从国内外尾矿库研究现状、尾矿库的危害、尾矿库溃坝以及尾矿泄漏事故发生路径和成因分析、尾矿库事故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尾矿库溃坝及尾矿泄漏的路径及原因是多方面的;坚持科学规范管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制定科学、针对性强的、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措施,绝大多数尾矿库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启动方式、运用相关检测设备减少接续胶带机空载能耗  相似文献   
4.
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与终端沉降速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流体力学角度,通过建立沉降速度模型探讨了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与终端沉降速度.计算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颗粒污泥的沉降过程属于过渡区(1<Re<100)而非层流区,其沉降速度与直径成正比,可用Allen公式进行计算;(2)颗粒污泥的终端沉降速度远高于厌氧反应器中废水的上流速度,其良好的沉降性能解决了在高负荷情况下污泥的流失问题.所建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条件下的情况.为厌氧反应器的工艺设计与正常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用废铜制取电解铜时快速测定铜的需要,试验用快速电解法测定电解铜中的铜的方法,采用水浴控制溶样温度,电炉加热驱氮,加大电解电流,缩短电解时间,对不同电解酸度进行了探讨,样品测定结果重现性好,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张琦  张璐 《劳动保护》2003,(10):53-53
“安全为了生产”,乍听起来满有道理:企业是赢利性的经济组织,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创造效益,天经地义.一目了然。但仔细分析起来.这种提法确实有失偏颇。姑且不论只要钱不要工人命,只要产值、只要政绩不顾工人死活的野蛮生产,就是说安全为了正常稳定的生产也有悖常理,并违背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在驱动电动机电路中,瞬态干扰对控制设备的影响,提出了抑制干扰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9.
仙亭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97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主要开采上京井田F11断层下盘 660m以下的煤层,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下统童子岩组第一、三段,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9层。井田内次一级褶皱紧密,褶曲、倒转现象普遍存在,岩(煤)层稳定性受到影响,对矿井正常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矿井中常见的褶曲构造分析、预测,谈谈  相似文献   
10.
唐闽 《安全与健康》2004,(12S):47-47
每一个人活着都希望自己能健康,可是单从身体机能的各部位器官能否正常运作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真的健康并不全面,因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该是“身”和“心”都健康的人,“身”,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看得见摸的着的身体;“心”,其实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心脏,而是指一种心理或心态,它的产生依附于我们的大脑,通常以意识的形态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