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2007,(4A):80-80
在第23个首都义务植树日到来之际,由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绿色长征、和谐先锋”——2007首都大学生第十一届“绿桥”活动,在北京林业大学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易阿丹 《环境科技》2007,20(1):75-77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日本温室气体减排义务需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14%的排放量才能达到议定书规定的目标.日本政府、环境省等提出加速减排的观点和引入环境税的思路设计、税收措施等,然而政府制定的环境税收制度在日本受到很大的争议,实行得并不顺畅.  相似文献   
3.
排污单位按规定申报自己所拥有的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是各排污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问题是应如何申报、怎样申报。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在我国的排污申报工作中,存在着收费申报与许可证申报“两张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汉唐 《环境导报》2003,(7):41-41
环保究竟是什么呢?是每年的地球日或者环境日?禁用一次性筷子?上街头发传单?模仿别人走长江,走黄河,走长城,“苦行僧”般的做法就是环保?有的一想到环保就想到捡垃圾。环保就只有这样吗?去年冬季,英国动植物保护国际、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与《中国青年报》共同举办了“大学生西部生态考察活动”,当时报名者众多,参加竞选的同学都提交了论文,谈了各自对环境现状的看法和见解,即使是非专业的也谈得相当专业,令活动组委会的专家称赞不已。这说明大家对环保的理解还是相当可以的。可惜该活动的参加人员有限,仅有10名同…  相似文献   
5.
在养老保障制度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三支柱:模式,即法定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企业补充保障(在我国称为企业年金)为第二支柱,而个人补充保障则为第三支柱.这三大支柱在整个养老保障制度中相互补充,为人们的老年生活构筑一张坚实的保障网络.  相似文献   
6.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7.
某公交公司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批复的改制意见,对其资产进行重组,并调整了内部组织结构,解除了包括李某在内的20名员工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依据当地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自己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1年,不应列入经济性裁员的对象,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撤销公司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同时也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了失业登记,告知自己对公司作出的解除决定不服,正在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8.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相应的,我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都对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工作需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那么所谓的“休息权”之下到底是“带薪休假”还是“不带薪休假”,由于牵涉到加班工资的计算,成了各方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劳动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那么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能否变更合同中相关条款。笔者认为:法律允许双方当事人有条件地变更劳动合同。比如:用人单位转产或重新安排生产任务、法人名称变更、劳动合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原告李某是某建筑公司职工,2000年3月,李某向某县劳动保障局书面举报。反映其所在单位存在克扣职工工资,乱发其他劳动报酬等违法行为,要求县劳动保障局依法查处,并将处理结果给予书面答复,县劳动保障局的有关人员在此信上批注,“请转县城建局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