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多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建造的,大部分填埋场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使用年限,填埋场的再建设再利用问题日益尖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将面临土地和资金两大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提出对已封场的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的技术出路,并从技术、经济及开挖后稳定化垃圾出路几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综合探讨,认为在我国土地短缺、资金不足、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巨大且迅速增加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考虑对已封场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是一条较好的出路,是一条值得引起我国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置界重视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多数有损于土地原有的使用价值,也有因合理利用而增值的。因此,作者提出土地复用学,并将此学科分为土地生物复用和土地工程复用两分支,明确它们之间的判别与分工,将有助于土地复用学的理论发展和实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建立中国绿色包装体系之我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峰 《环境保护》1999,(4):40-42
讨论绿色包装定义,要求通过光、生物、光/生物降解技术与纸板包装、纸浆模塑包装技术分析建立中国绿色包装体系的材料技术可行性,讨论回收再生复用技术的作用与技术可行性。通过分析绿色包装体系中法规、政策、管理领域的国际动态与国内情况,提出建立中国绿色包装体系的现存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多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建造的,大部分填埋场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使用年限,填埋场的再建设再利用问题日益尖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将面临土地和资金两大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提出对已封场的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的技术出路,并从技术、经济及开挖后稳定化垃圾出路几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综合探讨,认为在我国土地短缺、资金不足、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巨大且迅速增加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考虑对已封场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是一条较好的出路,是一条值得引起我国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置界重视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内雨水容易被灰渣污染的特点,以南方某电厂灰场为例,介绍了山谷型干灰场内雨水处理的环保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江苏劳动保护》2008,(11):47-47
一般矿泉水瓶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制成,含有潜在致癌物乙基己基胺。用一次是安全的,如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险。  相似文献   
7.
1960年以来山西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  谭桂容  耿新 《灾害学》2015,(1):75-81,86
利用山西省66个测站1960-2009年秋季(9-11)月的逐日降水量,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法、EOF及Morlct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秋季连阴雨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结构特征,建立了秋季连阴雨强度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山西秋季年际区域性连阴雨次数和阴雨日数呈明显的线性减少趋势,过程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连阴雨次数的累积距平表现为"三升两降"型变化;山西秋季连阴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60-1970年代中期,有5~6年的周期变化,1990年代后期有2年的周期变化特征,年代际变化呈"波动状"变化规律;全省秋季连阴雨从南到北呈递减分布,除北部的天镇、山阴、繁峙等呈增加趋势外,各代表站表现为一致的减少趋势,南部、东南部及五台山为连阴雨多发区,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为少发区;山西秋季连阴雨存在2~3年、8年左右的显著振荡周期。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8年左右振荡周期的振幅最大,能量最强,是周期振荡最强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针对地震后压埋人员设备的定位方法主要是基于信号接收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其过程主要可以分为测距和定位两个阶段。测距阶段由于实际复杂压埋环境的限制没有匹配的无线信道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为了实现复杂震后环境压埋人员的快速搜救,通过模拟三种典型建筑物倒塌压埋空间,对获得的大量数据利用近高斯-小波分析方法实现信号的平滑输出,建立不同场景下的最优无线信道模型,将波动的参数细化到小区间,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三维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得到压埋人员三维位置的最优估计。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5 m×5 m范围内解算的压埋手机最大定位误差为0.3 m,平均误差为0.23 m。10 m×10 m范围内最大定位误差为0.51 m,平均误差为0.31 m。  相似文献   
9.
填埋场场地复用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丹  李启彬 《四川环境》2004,23(1):15-17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地复用技术是一种能增大填埋场填埋能力,避免过高的填埋场地费用的新方法。该技术在德国和美国的实践都已取得了成功。为使该技术能在我国得到推广和应用,文中介绍了该技术的实施条件,列举了部分应用实例,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及潜在问题,最后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平安工程中的视频监控点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部分地区无法实现光缆的埋地敷设,必然会遇到"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难题,采用无线技术进行视频监控信号的传榆就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文章介绍了宽带无线接入WiMAX系统的网络架构,分析了其具有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IP交换、视频、存储等多技术融合的智能监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