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7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29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劳动科学》2004,(7):38-40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3,(1):8-9
发达国家在垃圾填埋场建设的初期已经考虑了填埋气体的收集利用问题,在填埋过程中敷设了相应的管路以利于气体收集。由于发达国家能源供应比较充足,一般情况下,填埋气体不用作居民燃料和汽车燃料,主要是用于发电,经济激励政策也主要是上网电价的优惠。英国在非化石燃料公约的实施中,将填埋气  相似文献   
4.
基于福建三明499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测算了生态公益林现金直接补偿和岗位性补偿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现金直接补偿和岗位性补偿对生态保护和农户增收都是正效应。现金直接补偿对农户增收效应不显著,而岗位性补偿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净效应分别达55.4%和57%。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补偿方式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也不尽相同,其中现金直接补偿不利于贫困户增收,而岗位性补偿对不同收入的农户都具有正向显著增收效应。此外,从生态公益林的根本使命出发,可以发现现金直接补偿和岗位性补偿对生态保护的净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故此,科学规划生态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是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户增收双重效应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等环保人才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要求的分析,用时序分析等数学方法,预测目标年各类高等环保人才的拥有量、需补充量及其专业结构.对于预测的结果作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论述了现行职称评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深化职称评聘箭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4):29-29
大力发展节能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日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苏明表示,政府应通过包括财税政策在内的经济激励政策,鼓励生产和使用各类节能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8.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界的竞争法则同样也适用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规律。再生资源行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市场洗礼 ,无论在资产结构、人员结构、经营结构还是经济模式、营销手段、竞争业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整个产业调整过程中 ,有的企业适应市场发展 ,就活了下来 ,并且逐步在行业中突显出来 ;有的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就逐步在行业中消沉了 ;有的企业虽困难重重 ,但励志创新 ,力图东山再起。浙江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就是走过了从资不抵债到再度辉煌的发展历程。 2 0 0 0年 ,我们公司资不抵债 ,入不敷出 ,经营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问题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建设已成为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当前由于政府主导型生态建设出现众多问题,诸如生态环境脆弱、压力大,法律法规不完善,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等等.因此,倡导企业、农民、专家、投资者和志愿组织、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并建立激励机制对各参与者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使他们充分发挥能动性,更快、更好的进行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是直接影响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它的严重性、复杂性,突出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特点出发,在市场和政府的利益博奕中,找到突破现实困境的新路径,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自我激励能力,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