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99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644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77篇
灾害及防治   171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系统基于气体浓度光学分析方法理论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开发,实现了对煤矿火灾与瓦斯灾害超前预警、灾害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和煤矿环境气体爆炸危险性辨识,对于煤矿灾害防治、救灾过程中杜绝次生灾害,保障煤矿工人及救护队员的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云南马关县泥石流死亡9人,2人失踪2008年8月11日,位于云南东部的马关县都龙镇因连降暴雨引发泥石流,导致9人死亡,2人失踪。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岸侵蚀灾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全基 《灾害学》1992,7(4):39-42
文章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展现了我国海岸侵蚀灾害的严重性;从入海泥沙、人类活动、地面沉降、海岸特性、海平面上升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海岸侵蚀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海岸侵蚀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中地区飑线天气的预测及灾害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廷标  张汝鹤 《灾害学》1996,11(2):57-61
对1961~1990年发生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的飑线天气及其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天气形势背景方面对飑线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同时就飑线的预测和防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业土壤危险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风险管理出发,探讨危险废物对农业土壤污染的途径,提出土壤危险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内容和方法,初步建立辽宁省农业土壤危险废物污染的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健  吴虹 《山东环境》2001,(3):31-31,28
对人类社会最强大最持久的威胁 ,是自然与人为的种种灾害 ;无论干旱、洪水 ,还是大火、地震都能大面积、大规模地把人类推向深渊。所以老子曰 :天地不仁。如何应对灾害威胁 ,是当今人类关注的热点。中国位于环太平洋灾害带上 ,每年都因灾害遭受重大损失。仅 1998年的三江大洪水 ,直接损失就超过 2 2 0 0亿元 ,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8%以上 ,因此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确立减灾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经济建设与减灾防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从而把我国灾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山东位于全国灾害高发区 ,省会济南是…  相似文献   
9.
为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各缔约国销毁化学武器的工作已启动。根据当前世界上化学武器的销毁情况,并针对二战期间在中国遗弃的化学武器的特点,给出了一套适应化学武器销毁流程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技术。这套方法对将在我国进行的销毁遗弃化学武器风险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定量风险评价标准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武雪芳  陈家宜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4):152-154,158
围绕定量评价标准对风险的度量和制定风险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归纳了国处有着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标准,提出具有重大危害性的工业设施对员工或公众造成的风险,不应显著高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其他风险;每年10^-6的死亡风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个人风险水平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