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6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现有的综合利用电厂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叙述了该矿综合利用电厂建设的近期规划及远景发展目标,阐述了煤炭企业如何建设综合利用电厂,指明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淮南新庄孜煤矿采集的煤样、矿井水样开展淮南煤层生物产气的可行性研究及产气途径分析。实验样品采自A1煤层63301切眼,采深786 m煤样的工业组分包括煤样水分含量1.2%、挥发分29.23%、固定碳含量82.72%。实验对照组为矿井水样、煤样、缓冲试剂(N-TES)、ORP指示剂、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混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产乙酸菌抑制剂盐酸万古霉素、二氧化碳吸收液(反应器中内置NaOH溶液,与液体培养基隔离)。经过56 d实验,整个反应过程pH值在7~7.9,适合微生物生存,TOC浓度保持在750~950 mg/L,底物相对充足,最终产气率对照组(0.36μL/g煤)NaOH吸收液组(0.28μL/g煤)盐酸万古霉素组(0.26μL/g煤),该结果表明淮南煤层可生物产气,同时存在乙酸氧化途径和CO_2/H_2还原途径,以乙酸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3.
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CO2埋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常规油气重要接替补充的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如何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是摆在煤层气开发工程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向煤层中注入CO2,既可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又能间接地实现CO2减排,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CO2埋存技术(CO2-ECBM).该项技术已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并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文...  相似文献   
4.
胡磊  胡玉乾  孙鹏 《灾害学》2021,(4):194-199
基于中国地面降水日值格点数据和藏东南滑坡事件目录,构建累积降雨量—历时关系阈值(E-D)模型,量化藏东南地区降雨型滑坡事件降雨阈值,分级预测1990-2019年319个降雨型滑坡,并分析909个滑坡点对居民地、道路、河流的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昌都市降雨阈值略高于林芝市,藏东南地区阈值在0≤D≤100区间内介于世界范围滑坡降雨阈值的上限和下限。②“极易发生”的降雨型滑坡30年内可能发生次数高达104次和101次,分别位于昌都市丁青县的中部地区和林芝市墨脱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中北部;“易发生”降雨型滑坡主要集中分布于工布江达县中部、墨脱县北部、左贡县境内沿江河地带;“较易发生”降雨型滑坡集中分布于丁青县东南部、八宿县和左贡县西部的江河地区。③藏东南地区受滑坡影响的居民地主要分布于边坝县中北部、丁青县南部、察雅县中西部和贡觉县的东南部地区;受滑坡影响的中、高危险性道路段主要集中在边坝县中北部、丁青县南部河流附近、洛隆县中部、察雅县西北部、江达县东南和贡觉县境内的沿金沙江附近地区;受影响的水系主要为边坝县中北部河段、丁青县南部河段、洛隆县中部河段、察雅县西北部的澜沧江河段、江达县东南和贡觉县境内的金沙江河段。本文研究为藏东南地区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王坡井田煤层气井采出水中污染物含量低,仅CODcr超出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特点,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然后通过絮凝沉降迅速回收采出水中悬浮活性炭。结果表明:活性炭投加量为3g/L、吸附时间为40 min,PAM投加量为2 mg/L,沉降时间为5 min,活性炭回收率为98.35%,处理后采出水CODcr为45.45 mg/L、SS为7 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煤层气藏的储集条件和保存条件对江西省煤层气的主要分布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萍乡—乐平复式向斜及信丰-于都复式向斜中,并对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7.
我国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煤层气作为一种洁净、优质能源,其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煤层气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若采用油气行业的核算指南,其核算结果将产生一定偏差。为了准确核算煤层气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煤层气生产过程中各类碳排放源,建立煤层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并以马必东区块4亿m3/a产能煤层气项目为实例,分析和确定煤层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来源及碳排放量,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8.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联合国首次气候谈判将在波恩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近日在德国波恩宣布,2010年联合国首次气候变化谈判将于4月在德国波恩举行。迄今已有109个国家就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发表的《哥本哈根协议》向《联合  相似文献   
9.
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预处理煤层气井压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enton强化微电解工艺对煤层气井压裂废水展开预处理研究,以COD去除率和可生化性(B/C)为考察指标,单独工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为3、反应时间为90 min、铁碳体积比为1.5∶1和pH为4、反应时间为80 min、H2O2投加量为4 mL/L分别是微电解与Fenton反应的最优条件,各可获得48.1%和44.9%的COD去除率。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微电解-Fenton联合运行实验,连续61 h内COD去除率均稳定在65%以上,B/C由0.158上升到0.3以上,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地面煤层气开发过程存在废水、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随着国家鼓励煤层气产业向基地化和规模化发展,受环境影响的地区不断增多,地区环境影响程度加重,同时新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煤层气开发的环境影响更加复杂化、特殊化,相应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政策亟待完善。针对煤层气开发环境影响新变化,提出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保护措施、煤层气开采企业应严格执行环保相关法规和规范、加强对开采所在区域的环境监测、加大受影响和污染地区的环境修复和治理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