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8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885篇
安全科学   774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250篇
综合类   2341篇
基础理论   533篇
污染及防治   515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7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政排污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积聚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环境。结合排污空间的特殊环境条件,采用Fluidyn-MP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20 L球形爆炸罐分析模型,通过改变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对排污空间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燃特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温度升高导致甲烷-空气混合物最大爆炸压力降低,缩短了到达最大爆炸压力的时间;初始压力增加导致最大爆炸压力急剧升高,并延长了到达最大爆炸压力的时间;最大爆炸压力对初始压力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初始温度的影响。此外,随着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的升高,爆炸火焰平均传播速度增加,而火焰传播速度对初始温度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含铜酞菁染料废水及树脂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逆流洗涤方式有效减轻酸污染。含铜钛菁废水采用铁炭微电解预处理技术,树脂废水采用物化预处理技术,再通过厌氧水解-SBR好氧生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成功地治理了该有机化工废水,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合建工完全混合曝气池处理能力评价及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曝气池几年来的运行实践,对其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复核。为了达到设计处理能力。对生化曝气池的改造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鞘细菌FC9901氧化铁生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分离到的鞘细菌菌株FC9901氧化铁的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营养类型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其能源主要来自有机碳源的氧化,并不能从Fe^2 氧化过程中获取能量。活性定位研究和pH、温度、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该铁氧化活性物质是酶 ,而且是一种胞外酶,铁的生物学氧化属于酶学催化过程,并遵守酶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DO、BODs、Rs、KLa及α、β、θ等污水处理工程常用生化参数的测试原理和仪器应用。用BODs替代BOD5使测试时间从5天缩短到20分钟,参数值一致。上述参数的测试仪器已鉴定投产。  相似文献   
6.
7.
在一台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双喷射(气口喷射+缸内直喷)汽油机上开展了燃用E10乙醇汽油(乙醇体积比为10%)对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FTIR)测量了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及醇、醛等非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对比分析了双喷射模式时各工况下E0和E10两种燃料的非常规排放水平.结果表明,双喷射模式下,加入乙醇有效降低了乙烯、1,3-丁二烯、苯和甲苯的排放量,但会导致乙醛排放升高.双喷射模式下,随着负荷增加,两种燃料下的1,3-丁二烯和甲苯排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乙烯、甲醛和苯排放则先降低后升高.乙醇能抑制1,3-丁二烯、乙烯生成,抑制效果为PFI模式优于双喷射模式,GDI模式抑制量最低.PFI和GDI模式下E10的甲醛排放均显著升高,但双喷射模式有效抑制了甲醛排放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深水水库沉积物微生物功能特征及利用价值,于2019年在实验室对小湾水库表层沉积物微生物进行了驯化分离,并分析了其中一株细菌的脱氮效率.结果表明,分离出的细菌XW731经鉴定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是一种贫营养型好氧反硝化菌;在分别以NH4+-N、NO3--N和NO2--N为唯一氮源时,该菌对NH4+-N、NO3--N和NO2--N去除率分别为33.6%、68.5%和9.1%;以NH4+-N和NO3--N为氮源时,对NH4+-N和NO3--N去除率分别为66.4%、89.6%,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更强.将该菌投加到两种城市微污染水体后测试表明,该菌对城市河道水体的NH4+-N和NO3--N去除率分别为38.3%和42.4%,对城市降雨水体的NH4+-N和NO3--N去除率分别为22.2%和7.7%.  相似文献   
9.
周茹  朱君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4):1429-1436
利用2013年地基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产品和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研究了一次东南亚生物质燃烧污染长距离输送至中国西南昆明站点过程(2013年4月5~8日)中,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辐射特性的变化及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期间,我国西南地区生物质燃烧活动较少,而中南半岛地区生物质燃烧活动显著.4月5~7日,昆明站点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升高,消光波长指数(EAE)和吸收波长指数(AAE)均增大.此外,依据EAE和AAE分类方法,5~6日昆明站点以城市工业气溶胶为主,7~8日以生物质燃烧气溶胶为主,其细模态峰值半径(0.11μm)小于5~6日(0.15μm),7日细模态粒子体积浓度峰值(约为0.16μm3/μm2)是5日的2倍.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ARF)日变化结果表明4月7日气溶胶对地表的降温效应达到最大,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最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效率值(ARFE)的变化表明生物质燃烧气溶胶对大气顶的降温作用减弱.MODIS遥感以及HYSPLIT模式后向轨迹表明,此次昆明站点生物质燃烧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印度北部、印缅北部和不丹地区).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土壤解磷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罗源湾红树林根际土壤中分离解磷菌,筛选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 NR 113645.1)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NR 043242.1),研究它们的解磷特性和动态解磷过程. HPLC结果表明, B. cepacia菌液上清中含葡萄糖酸、丙酮酸、乳酸、乙酸、丁二酸, 这些有机酸的产生导致磷酸盐溶解. B.pumilus菌液上清中仅检测到少量的葡萄糖酸, 因此该菌溶磷效果不佳. 在细菌动态溶磷过程中发现, 经B. cepacia菌处理的磷酸钙, 其X射线衍射(XRD)特征峰强度随时间的增长降低, 显微镜图像显示磷酸钙颗粒随时间增长变小, 甚至消失. 而经B.pumilus菌处理的结果表明, 在试验期间内磷酸钙峰强度和颗粒大小没有明显变化. 细菌产生有机酸是溶解磷酸盐的重要前提, 这是解决板结土壤中难溶性磷源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磷源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