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增强其在污水处理中的抗污染能力,采用无机纳米氧化钛(TiO2)和氧化铝(Al2O3)颗粒对PVDF进行改性,制备(TiO2+Al2O3)/PVDF改性复合超滤膜。为考察无机纳米颗粒对复合超滤膜成膜过程的影响,采用浊点滴定法测定铸膜液体系的分相点,绘制三元相图,以考察纳米颗粒的加入对PVDF超滤膜成膜过程中的热力学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铸膜液体系的透光度下降曲线,考察纳米颗粒对PVDF成膜过程中的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降低了铸膜液容纳非溶剂的能力,使其在较小的非溶剂浓度下即可固化成膜;纳米颗粒使铸膜液中溶剂与非溶剂双向扩散的传质阻力增加,缩短了铸膜液浸入凝胶浴瞬间至固化成膜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甲苯增溶吸收微乳液的制备及相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选择适于甲苯增溶吸收微乳体系,研究了以甲苯为油相、以正丁醇或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分别与典型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的相行为,用相图法分析了微乳体系的稳定性.以相图微乳区面积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微乳液增溶甲苯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6 种微乳液可以自发形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3:2、温度为30℃时,微乳区面积最大(64%),可作为甲苯增溶吸收微乳液.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温度下Na_2SO_4-MgSO_4-(NH_4)_2SO_4-H_2O四元体系相图的绘制,分析了该四元体系相图受温度影响的相图特征,设计了以硫酸铵为盐析剂加工分离白钠镁矾的最佳生产工艺。新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可以生产得到氮镁复肥和无水硫酸钠等优点。此工艺对于克服白钠镁矾的加工分离困难,实现白钠镁矾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相方法研究了芳烃苯与人工海水微乳液体系,观察了40℃时三种表面活性剂和三种盐度的人工海水及纯水与苯、正丁醇组成的四组分体系中微乳液的形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重庆雾的酸化机理及物态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重庆雾滴谱及含水量进行了对比分析.重庆大气污染严重,使雾的物化性质有雾滴平均直径下降、数密度增加、含水量偏低的特点.文中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相图等方法对雾水酸度来源、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剑  李玲密  何文双  宋宝华  王中原 《环境工程》2013,(Z1):368-370,509
镁法脱硫技术可回收副产品,且经济效益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镁法脱硫浆液生产七水硫酸镁过程中,浆液中Ca2+、Cl-等离子对蒸发、结晶的影响,分别绘制了25,35,45,55,65,75,85,95℃下四元交互体系Mg2+、Ca2+、SO2-4、Cl-—H2O的平衡相图。对相图的分析表明:七水硫酸镁结晶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2530℃;无论何种温度下蒸发都避不开CaSO4(CaSO4·2H2O)固相区,只能在进蒸发系统前降低Ca2+含量以防止换热管的结垢;Cl-的存在对蒸发以及结晶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0℃,10℃,60℃时NaCl-NH4 Cl-H2 O三元水盐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测出了NaCl和NH4 Cl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并绘制了相图。运用该三元相图理论,采用结晶法从缩合工段母液废水中回收NaCl和NH4 Cl。讨论了回收过程原理,介绍了回收工艺的操作步骤和工艺参数。回收的NaCl纯度达到95%,总回收率大于77%,NH4 Cl纯度达到92%以上,总回收率大于40%,产品分别达到HG/T 5462—2003,GB/T 2946—2008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高碳铬铁渣基微晶玻璃体系调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升高碳铬铁渣再利用附加值,采用高碳铬铁渣制备微晶玻璃。首先在分析高碳铬铁渣成分的基础上,结合热力学软件计算,研究确定微晶玻璃体系、各成分含量范围、原料种类及配比,并通过拉曼光谱等方法研究实验制备得到的基础玻璃及微晶玻璃成品,分析微晶玻璃体系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以辉石类晶体及霞石为主晶相,以高碳铬铁渣及废玻璃为主要原料的微晶玻璃,经过物料配比调整,可有效减少桥氧键的数量,降低体系聚合度,进而降低黏度,解决了高碳铬铁渣高熔点、黏度大带来的工艺问题。微晶玻璃成品的XRD图谱表明,高碳铬铁渣成功制备出了辉石霞石复合体系微晶玻璃,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一致,验证了设计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丙烯直接氨氧化制丙烯腈工艺由于反应温度高,且反应器内的气相空间存在丙烯、丙烷、丙烯腈、乙腈、氧气、氮气等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极易发生燃爆危险。为研究和评估该工艺装置反应器尾气的燃爆特性,采用11 L爆轰管测试在400℃、40 k Pa (G)工艺条件下,装置开车进料及反应过程中不同进料配比时反应器尾气组成的爆炸极限,并以此绘制爆炸极限三元相图,最终得到爆炸极限和极限氧体积分数。结果表明:反应器内可燃尾气的爆炸上限随氧气体积分数增加而升高,爆炸下限没有明显变化;在开车进料及反应过程中,反应器可燃尾气的极限氧体积分数LOC范围在8. 0%~8. 5%。因此,为避免反应器气相空间在开车过程中发生燃爆危险,需监测反应器内氧气体积分数,并设置氧体积分数报警值小于8. 0%。  相似文献   
10.
体系由水或人工海水/煤油/表面活性剂(AS,CTAB,BJIJ35)/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构成。研究40℃时各表面活性剂,油及醇含量和海水盐度对微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中CTAB最易于形成微乳,在含煤油量≤50%时皆与纯水或海水形成O/W,W/O和双连续结构的3种形式微乳区;对于AS,这种微乳连续区仅在含煤油≤25%时出现,而对于BRIJ35,只在含煤油10%时才出现。随含油量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