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色协调度模型在产业用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产业用水系统的时空动态发展规律,探讨其内部的协调关系,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然而,目前对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性分析还缺乏较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往在利用协调度模型进行用水系统有序度研究时,通常采用两段叙述的线性分段函数表示,较不适用于描述产业用水系统内部要素的非线性结构。因此,针对产业用水系统的特性,利用灰关联原理建立有序度函数,以建立更适于用水系统分析的灰色协调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1997~2005年产业用水系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产业用水系统基本有序,发展比较协调,其用水综合效益较大,但距离最优状态尚有潜力可挖;其中,农业用水子系统的发展较为欠缺,在未来用水规划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应用非平衡状态下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超基性岩浆的地球化学分异,并提出了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系数的概念。通过对超基性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矿体原生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查明了与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相吻合的矿体原生异常的轴向分带规律,首次发现了硫化铜镍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规律,并建立了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模式。此外,还确定了硫化铜镍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深部岩石地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3.
利用耗散结构中的熵变计算探讨城镇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判断城镇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通常用系统的产值或利润 ,这不能全面地表达城镇生态系统的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以及货币流对系统的作用。文章从城镇生态系统的本质出发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 ,探讨了城镇生态系统的熵变计算公式 ,并将它应用到大丰市和锡山市 ,所得结论与实际基本相符。因此 ,建议将熵变作为城镇生态系统的一个综合参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采动影响下含瓦斯煤岩的损伤变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单纯依靠传统经典弹塑性力学无法准确分析其破坏机理。针对此情况,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岩的损伤变形特征,并分析了损伤变形与能量演化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初始围压越高,煤样破坏时强度越大,脆性破坏特征越明显,瓦斯流量急剧增加幅度越大,煤样破坏时积累的总能量和弹性应变能越多,且初始围压与弹性能之间满足对数函数关系。采用累积耗散能定义了煤岩损伤变量,并分析了不同阶段损伤与渗透率之间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6.
耗散结构与生态系统演化的辨识:以石河子垦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佀庆民  许开立  吴穹  李德顺 《安全》2015,36(1):15-18
城市安全运行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构成要素的复杂系统。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思想,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对城市安全运行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安全运行系统;然后在分析城市安全运行各子系统的自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对城市安全运行系统进行了整体的自组织分析;最后,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和"熵"机制,分析了城市安全运行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对于促进城市安全运行,保障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析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在GO/PVDF杂化膜面的污染特性,对膜片进行了宏观污染实验,并采用耗散石英微晶天平(QCM-D)从微观角度分析了SMP在自制镀膜芯片上的吸附规律和污染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GO含量为0.5wt%的膜污染恢复率最高(79.95%),抗污染能力最强.QCM-D实验发现,GO含量为0wt%镀膜芯片表面SMP吸附量最大,污染较为严重.膜片亲水性越强,吸附频率变化越小,抗污染能力越强.此外,GO含量为0.5wt%镀膜芯片表面的污染物结构比较疏松和柔软,其他膜表面的污染物结构较为坚硬和致密.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表征土壤肥力的非线性微分方程:=(K-b)x-βx2X─土壤生物活性,t─时间,K─生物繁殖系数,b─生物死亡系数,β─生物饱和系数.解这个并不复杂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便可知道土壤是处于热力学分枝,还是耗散结构分枝.这对研究土壤肥力的动态变化、土壤肥力的分类、土壤的管理、土壤退化的防止等方面有着无法预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涡PIV方法对Taylor-Couette流场的湍动能及湍动能耗散率进行了估算,并利用数值模拟对其进行验证,结合絮凝实验,综合对比速度矢量、湍动能分布、湍动能耗散率分布及对应流场中混凝过程的絮体图像,探究了湍动能与湍动能耗散率对絮凝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涡PIV法与数值模拟在雷诺数较高的情况下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雷诺数越大一致性越好.在Taylor-Couette涡流场中,随着雷诺数的增大,湍动能与湍动能耗散率数值不断增大,且在流场中的分布由规律有序到紊乱最终趋于各向均匀一致.而混凝过程中湍动能与湍动能耗散率的数值大小及其在流场中的空间分布情况,均对产生絮体的大小和浊度去除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