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0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剂量抗生素诱导抗性基因水平迁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亚剂量抗生素诱导下编码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基因的接合转移(conjugation),使用从新加坡主要医院的废水中直接分离的可合成ESBL的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coli)菌株作为ESBL编码质粒的供体,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基因的耐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大肠杆菌SCC1(E.coli SCC1)作为受体,借助响应面分析,检测并分析了携带有ESBL编码基因的质粒在亚剂量水平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和头孢他啶(ceftazidime,CAZ)单一暴露和共同暴露时,从供体菌株接合传递至受体菌株的特征.结果发现,ESBL编码质粒可在无诱导抗生素胁迫下,以平均0.001 5和0.004 2的频率分别由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供体接合转移至受体大肠杆菌SCC1菌株,具有较低的"适应性代价",并在质量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抗生素暴露下更易在大肠杆菌菌株之间传递.大肠杆菌菌株之间的接合转移显著发生在质量浓度低于0.03 mg·L~(-1)的TC与质量浓度低于0.002 mg·L~(-1)的CAZ单一暴露或共同暴露时,并可被亚MIC的TC显著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杆菌间的接合转移可在5倍MIC的TC、CAZ共同暴露时被显著诱导,未检测到亚MIC水平抗生素对其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膨胀土给工程结构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将煤矸石掺入膨胀土中,研究其对膨胀土胀缩行为的影响及孔隙特征。将煤矸石粉与膨胀土拌合制作试件,在固结仪内对掺入煤矸石膨胀土试样进行干湿循环试验,检测试样的轴向变形量和含水率,分析煤矸石粉的掺入对膨胀土胀缩性的影响,并通过压汞仪测定脱湿状态下掺入煤矸石膨胀土试样的孔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过6次干湿循环,吸水膨胀后掺入煤矸石膨胀土试样的含水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干燥收缩后试样的含水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轴向应变量逐渐减小,膨胀率和收缩率在第1次干温循环作用后达到最大值;煤矸石的掺入降低了膨胀土的膨胀率和收缩率,掺量为8%的煤矸石粉可有效抑制膨胀土的膨胀率和收缩率;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煤矸石粉的掺入使膨胀土试样内部的孔隙类型进行了重分布,其孔隙密度和孔隙体积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雷州半岛胀缩土地裂缝的特征及分布发育规律;分析了胀缩土地裂缝的成因。认为雷州半岛胀缩土地裂缝的形成发育是胀缩土以及气候、植被、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作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胀缩土含大量的亲水矿物和失水产生向心收缩的特性从而成为地裂缝成生发展的内因。而特定的气候、植被、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作用等外部环境条件则是导致胀缩土失水和发展形成地裂缝的重要外因。桉树是一种吸水-蒸腾能力极强的树种,树根的干燥作用是导致了林区土体干燥-收缩和形成收缩应力场及在林地边缘产生地下暗裂缝的关键因子,而极端的干旱气候环境和久旱后第一场大暴雨则是暗裂牵动式胀缩土地裂缝发育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胀缩土地裂缝灾害应重在预防,有关的策略包括防水保湿、科学植树、建筑设计和地基处理、科学选址。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介绍了起重机安全接地的工作原理、选择方式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大气作用下膨胀土地基的水分迁移与胀缩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体渗流和蒸发理论,建立了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以现场观测的气象数据作为边界条件,进行了地基土中水分迁移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大气作用下地基土体含水量的动态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土中含水量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3.5m深度以下土体的体积含水量基本不变,从而确定了南宁地区膨胀土地基的大气影响层深度为3.5...  相似文献   
6.
“安全”二字重如千斤,这深刻的体会来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总是浮现眼前1989年6月,那年我才20岁,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在原高邮东墩乡电力管理站任集镇防区电工。那天,骄阳似火,我发现镇建安公司的接户线接触不良。于是下午3点多钟,我将集镇一台公变的380伏线路停电,准备处理故障。  相似文献   
7.
孔令文 《安全》2008,29(5):50-52
(1)临时用电设备接地或接零现状笔者通过我校学生,对我市三区九县农村、城镇临时用电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临时用电的设备几乎100%没有采用保护接地措施,极个别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采用保护接地,但不规范。例如用一根导线与大地连接,或用钉子钉在墙上或地下,甚至用导线往大地上一丢就算接地。这些简单的接地方法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8.
接地极的土壤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地极是接地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接地极埋设在土壤中,用于泄流,保障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近年来,接地极的腐蚀损坏造成的事故屡有发生,接地极的土壤腐蚀引起了普遍的重视,防止接地极腐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电网和电气设备接地极的选材,接地极土壤腐蚀的特点,并对接地极防腐蚀方法做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斗轮堆取料机(简称斗轮机)斗轮轴胀套联接处粘死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将胀套联接方式改为花键联接方式。结果表明:斗轮机长期在超负荷工况下运行是造成斗轮轴胀套联接处粘死的主要原因;联接方式改进后,斗轮轴传动负荷能力增大,检修方便,达到了预期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个现有的除尘系统,若其除尘器、通风机的工作能力有足够的富余量,则可以在该系统管网上加接新的支管,来治理新的扬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