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蝌蚪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霸灵和Cu^2+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霸灵对蝌蚪的毒性大于Cu^2+,且两者对于蝌蚪均属高毒物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杀剂克特、霸灵及其混剂速霸(霸灵:克特=1:3)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克特、霸灵及其混剂对土壤的呼吸作用均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各浓度处理对土壤呼吸作用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统计分析表明霸灵、克特及其混剂各浓度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危害系数法来评价克特、霸灵及其混剂速霸的危害程度,各处理浓度的霸灵、霸灵及其混剂速霸的危害系数均不超过20,亦表明霸灵、霸灵及其混剂速霸对土壤微生物均属于低毒级或无实际危害级的农药.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垦区经济作物螨类生态研究:模糊聚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试验生物,采用半静态法测定虫腈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虫腈对斑马鱼96 h-LC50为0.015 mg·L-1,其95%的置信限为0.011 mg·L-1~0.12 mg·L-1,属于高毒。在两个处理浓度2.0×10-4mg·L-1和2.0×10-3mg·L-1下,连续暴露8 d,斑马鱼对虫腈的生物富集系数(BCF8d)分别为1 211.6和1 549.7,属于高富集性农药。  相似文献   
5.
以TiO2 为催化剂对非均相纳米光催化降解杀虫剂哒酮进行了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该反应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 .速率常数为 0 0 2 95 7min-1 ,半衰期为 2 3 4 4min .重点利用气质联用 (GC MS)结合与标准品 ,合成化合物相对照的方法 ,鉴定出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8种中间产物 .据此 ,提出了降解路线 .同时用PM3算法计算模拟前线电子密度 (FED2 ) .证明哒酮分子中S原子上分布的FED2 最大 ,是诱发降解系列反应的起始位点 .此结论与实验结果———光催化降解哒酮的初始步骤是分子的苯环和杂环之间碳硫键的断裂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川芎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危害川芎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对病菌标本与害虫的蛹、幼虫、成虫标本进行了鉴定。鉴定出川芎病害2种——根腐病、白粉病;虫害5种,除川芎茎节蛾和宽褐齿爪鳃金龟(蛴螬)外,朱砂叶(红蜘蛛)、烟草甲、咖啡豆象为首次报道,并介绍了传统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唑螨酯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勇  邵荣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1):1511-1515
对唑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实际废水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在鼓泡式固定床反应器连续反应装置上进行处理。实验表明,制备的复合负载型催化剂CuO-MnO2-Cr2O3/ZrO2-CeO2在处理该废水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空速、气液比和进水pH等工艺条件的考察,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压力=5.8 MPa,空速=1.8 h-1,V(气)∶V(水)=260∶1,进水pH=9,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95.2%。  相似文献   
8.
灵生产工艺及废水处理工艺目前尚处于探索与中试阶段,对杀灵生产废水特性作分析选择了先经物化预处理后再加问歇式活性污泥(SBR)与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相结合的生化处理工艺,并了了较好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螺酯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经1.0、5.0和10.0 mg/kg 3个浓度螺酯处理后供试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浓度螺酯对细菌数量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而螺酯对土壤真菌数量有刺激作用,其中低浓度(1.0 mg/kg)处理对真菌刺激作用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螺酯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有减弱趋势。螺酯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升高而增强;脱氢酶活性对螺酯表现为刺激-抑制-逐渐恢复的变化趋势;低浓度(1.0 mg/kg)螺酯处理14 d后,4种土壤酶活性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而中浓度(5.0 mg/kg)和高浓度(10.0 mg/kg)螺酯处理土壤酶活性恢复则需较长时间。该研究结果可为螺酯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