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9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驾驶舱空气动力源致振动响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驾驶舱外形上多处凸起对驾驶舱内若干重要部位的振动响应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大涡模拟方法,计算多种飞行工况下分离气流产生的作用于机身前段外表面的非定常脉动压力载荷,然后将所得载荷作用于前机身详细有限元模型上,获得所关心的驾驶舱内部分站位的加速度响应。结果通过对加速度响应结果的分析处理及与试飞测试数据对比,可知驾驶舱外形上多处凸起对驾驶舱内的振动量值影响比较大,气流分离对驾驶舱舱内振动贡献,峰值位置处达到了25%左右。结论相关计算结果可用于驾驶舱工效性评估和驾驶舱外形优化。  相似文献   
2.
运用人类工效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指出一些企业任意延长劳动工时,无视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障。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分析不全面、不科学。是导致我国目前伤亡事故频频发生的致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在提高工效、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国内直流输电线路应用就是之一.本文回顾了直流输电线路这项技术发展史,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际工程估算结果说明了直流输电线路的环境影响,为今后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飞机座舱工效多级模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主要从系统工程角度 ,对飞机座舱工效多级模糊评价方法中的评价因素集、因素权重值、模糊评价矩阵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等的确定 ,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 ,构造了模糊评价矩阵、因素权重值数据库流程图 ,为飞机座舱工效的总体评价及其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最后 ,简单讨论了现存的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汤家法  姚令侃  伍衡昭  华明 《灾害学》2003,18(2):43-47,73
雨量警戒制度是铁路部门用于指导汛期警戒、确保线路汛期行车安全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应分级、分段、各工种联控执行。本文分析了其在应用上应当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并以成昆线桐子林站8·15事件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7.
对汽车组装流水线作业工人的作业体位、人机测量、劳动状况和生产环境的调查结果表明,过分低头、向前弯腰、手抬高过肩、手抬高过头、长时间站立、工作时间率较高、工作场所照度不足以及噪声值超标可能是存在的主要工效学问题,是导致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的重要因素,应根据有关标准和法规,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和工效学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基本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战斗机人机界面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把各部分划分到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三要素基本模型;通过分析要素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利用不同的线条表示其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关系;对飞行员和战斗机的三要素组成部分进行了工效分析,进而探讨其在战斗机人机界面中的作用。通过人机界面模型的建立以及对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模型中的三要素进行的工效分析,得出了在人机界面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功能作用,为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探讨工作场所职业工效管理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在概述职业工效相关因素类别、相互关联及评价方法等基础上,提出基于职业病危害防治要求、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建设模式的职业工效不良因素干预管理的初步策略及实施要点。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场所职业工效相关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工艺设备及其布局、工作系统设计、作业环境、作业管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等,不同因素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微观层面劳动者职业活动的工效特点及宏观层面工作场所整体的职业工效特征;实施有效的职业工效管理,在于科学辨识、评估不良职业工效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不同阶段采取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法进行干预,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