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473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259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当代人的种种环保心理及相应的环保行为,探讨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强化正面环保心理,消除负面消极心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英语阅读的心理与习惯,对阅读中所遇到的新、生词汇的处理及阅读方法与技巧几个方面来论述,加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违章是一种行为 ,必然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利用事故的心理威慑作用来打消各种有意违章心理 ,但这种利用却是处于自发的状态 ,缺乏对这个问题深入的研究 ,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本文着重讨论有意违章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有意违章心理分析有意违章就是明知故犯 ,违章者事先具有违反有关规程或行为规范的动机 ,从而产生了违章的行为。侥幸心理是最普遍的违章行为的心理基础 ,但不是唯一的 ;对自身防护能力的过分依赖是有意违章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两者共同构成违章行为的心理基础。其它心理表象只是这两种因素的外…  相似文献   
4.
黄婉 《环境》1998,(1):8-9
中小城市日益繁荣,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决策者们,您如何探讨这一新课题——目前,中小城市环保问题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其研究工作正展开,但从其研究方向看,环保心理这  相似文献   
5.
本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进行了解读,强调德育功能是课程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实际活动坚持回归生活、注重体验的德育理念,突出了实践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认为应该将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认知性德育与实践性德育紧密结合的德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超高层建筑的现状 在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竞相拔地而起,各大财团纷纷追逐世界是超高层建筑的最高高度。但随着美同“9.11”事件的发生,欧美的超高层建筑热潮遭遇挫折目前这种“摩天大楼情结”业已传染到亚洲,形成了一种让人担忧的狂热 2月13日,因为亚洲金融危机而被迫停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上海  相似文献   
7.
员工工作情绪对安全生产有着相当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投入和注意心理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采用科学的工作岗位设计方法和管理方法,藉以改善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中的注意心理,必将有利于改善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态度,以及改善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直接和间接参与程度,最终促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青少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在了解青少年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从而突破我国原有的以观光产品为主的旅游产品类型。推进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交通安全需要交通法规意识,需要娴熟的驾驶技巧和应变能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 一件发生在20多年前的交通事件,至今令人无法释情。北京一个冬季的早晨,人们像往常一样上班,一辆公交车突然“暴怒”起来,在道路上横冲直撞,行人猝不及防,纷纷倒在车轮底下,鲜血染红了大地,公交车上坐着一个余怒未消的年轻女司机。  相似文献   
10.
灾害发生时影响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岳丽霞  欧国强 《灾害学》2006,21(1):113-116
目的:探讨影响个体面对自然灾害时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1000余名居民进行测评.结果。①个体面对灾害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为。灾害意识、灾时行为、灾害认知、社会支持,②通过相关分析,灾时行为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