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在沙漠地区应用化学固沙剂固沙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探讨了化学固沙的原理和效果。提出了开展化学-生物一体化固沙新观点。认为LD系列化学固沙剂、超高强吸水保水剂等固沙植被用新材料及低成本制备技术,将在沙漠地区的公路、铁路建设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前海洋环境条件愈加恶劣,超强台风频发,如何能够提高FPSO系统的抗台能力成为作业者极其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时域模拟计算方法对海洋石油111FPSO24种装载工况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找出了系泊力相对较小的装载工况,并对台风工况下FPSO的装配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超强台风“桑美”特征及预报服务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苍南县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60m/s),中心气压为920hPa,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分析表明,对“桑美”的路径和强度在近海及其登陆时的预报较为准确,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也比较到位,政府也进行了科学的防御,但超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仍然是非常严重的,为应对百年一遇超强台风的袭击,沿海有关地区的台风防灾体系和防范措施尚需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4.
将大肠杆菌E.coli ATCC8739置于12.0 T超强静磁场(ultra-strong static magnetic field,SMF)中进行处理,获得了磁场处理0.5、1、2、4和8 h的菌株E.coli-SMFn(n=0.5、1、2、4、8)。在37℃、pH 7、静置的条件下,菌株对偶氮染料AR14(I.C.Acid Red 14)的脱色结果指出,当反应进行到4、6和8 h时,E.coli-SMF8的脱色效率分别为18%、55%和96%,远高于E.coli ATCC8739的3%、19%和50%,表明SMF作用显著地增强了菌株的脱色效率。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分子克隆以及基因测序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全部6例E.coli ATCC8739菌株的偶氮还原酶基因(acpD)序列均与GenBank中报道的完全一致;而E.coli-SMF8菌株的acpD-SMF8核酸序列中缺失了第99位的胞嘧啶。该缺失突变不仅使acpD-SMF8的核酸序列与acpD的存在显著不同,同时得到了具新活性中心的偶氮还原酶AzoR-SMF8。这个新的活性中心具有更强的黄素(FMN)结合能力,因此使该酶与偶氮染料的亲和力大大增加,促进了脱色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6.
<正>厨房是污垢最喜欢藏身的地方,厨房卫生没弄好不但看着让人添堵,更会带来健康问题!想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麻烦,以下这些省时省力的小技巧你听说了么?一、杯子里面的污渍去不掉?简单!一点牙膏就能轻松去除!因为牙膏里的细微颗粒能够帮助摩擦污垢。二、下水道的异味不知怎么去除?首先将柚子皮剥下来,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捞出柚子皮,趁热将水缓缓倒入下水道  相似文献   
7.
元坝区块须家河组地层极易发生井漏,增加了钻井风险,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分析了须家河组地层的漏失原因和堵漏难点,介绍了雷特超强堵漏剂的堵漏机理和性能优势,对雷特承压堵漏技术在元陆9井须家河组地层的成功堵漏实践进行了详细剖析。现场应用表明:雷特承压堵漏技术适用于须家河组地层,在相同漏失程度下,雷特堵漏的施工时间仅为常规堵漏的1/10,堵漏材料的消耗量仅为常规堵漏的1/19,一次堵漏成功率100%,堵漏效果显著,为类似地层的堵漏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将腈纶废丝用氢氧化钠水解,经甘油交联,制得超强吸水剂,其吸水效率为600倍左右,研究了反应条件与吸水效率的关系,介绍了超强吸水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于浩 《中国再生资源》1994,(5):20-23,19
将腈轮废丝用氢氧化钠水解,经甘油交联,制得超强吸水剂,其吸水效率为600倍左右,研究了反应条件与吸水效率的关系,介绍了超强吸水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0年第1 1号台风“凡亚比”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设计的模式方案较好地模拟再现了“凡亚比”台风的发展、演变以及登陆过程,并利用台风最佳路径集提供的路径、中心气压、地面最大风速等信息资料,NCEP/NCAR分析资料,TRMM降水资料以及卫星云图、降水观测等各种资料与模式模拟结果开展了较细致的对比分析.模式模拟的台风路径与观测路径较为一致,分析出“凡亚比”台风的移动路径、强度、云系和降水分布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的高低层环流形式、垂直运动场模拟结构也完全匹配,同时很好地把握住了中国沿海地区由台风造成降水的降水中心位置以及降水强度,但是对台风两次登陆时间的模拟均比真实的情况要迟6h,并且登陆位置偏西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