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6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凯  樊守彬  亓浩雲 《环境科学》2020,41(6):2602-2608
利用车载排放测试技术对典型的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和农田建设机械实际工况下的尾气进行测试,建立了实际工况下农业机械的排放因子和2017年北京市农用机械排放清单.结果表明,不同的工作状态对农业机械尾气排放有较大的影响,怠速和行走时CO、NO_x、HC和PM排放趋于平稳;而切地和翻地模式下的波动较为明显.根据各类机械的分类和排放标准对排放因子进行细化,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实际工况下的排放因子.根据农业机械排放因子和燃油消耗量计算出2017年北京市CO、NO_x、HC和PM的排放量分别是2 566.60、 1 239.29、 563.08和538.32 t.拖拉机、运输机械和联合收割机的污染物总量占CO、NO_x、HC和PM这4种污染物总量的98%、 95%、 95%和98%.因此,农用拖拉机、运输机械和联合收割机在农业机械污染减排中应作为重点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2辆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和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CDPF)与否的国III重型柴油货车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2辆改造重型柴油车的CO、THC、固态颗粒物粒数(SPN)和黑碳(BC)实际道路排放因子分别为(1.31±0.37)g/(kW×h)、(0.20±0.03) g/(kW×h)、(7.13×1010±5.27×1010)个/(kW×h)和(0.69±0.06)mg/(kW×h),相对于原始排放(拆除DOC+CDPF)分别降低52.48%、55.69%、99.91%和99.22%.从低速、中速到高速,CO和THC减排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然而运行工况对SPN和BC减排比例则无显著影响.加装DOC+CDPF会导致NO2在NOx中的占比升高,且从低速、中速到高速涨幅依次增大,但对NOx无明显减排效益,其排放因子为9.53~9.83g/(kW×h),远高于实验室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中央电视塔周围25 km2区域电磁环境质量分别进行了射频的网格法手工监测和车载巡测自动监测,通过SPSS软件等对两种监测方法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数据在总体水平及数值分布特征上较为接近,因此车载巡测监测可以替代网格法监测。以车载巡测数据为基础,绘制了实测数据的道路电磁地图,利用插值法绘制了区域电磁地图,对区域电磁环境质量进行了直观表征。从回应公众关注和城市电磁规划出发,建议今后可利用车载巡测监测加强时域和频域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奔利GSM车载语音电话防盗系统是一套集车载电话与定位防盗于一身的顶级车载装备。这套系统是专门为汽车上通话而设计的,在设计上应用了德国、韩国、美国等高科技含量的科技芯片,先进的DSP技术使通话更清晰,加上人性化之设计,通过语音回馈,驾驶者无需看话机显示屏也能拨打及接听电话,真正做到解放双手,让双手用来驾驶汽车。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11辆国Ⅰ~国Ⅳ标准重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测试,利用GC-MS对样品中典型烷烃进行定量分析,解析重型柴油车尾气典型烷烃排放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排放标准对重型柴油车尾气中正构烷烃、藿烷类有机物排放有显著影响,总体呈现随排放标准的加严而降低的趋势,相比于国Ⅰ测试车辆,国Ⅳ测试车辆正构烷烃、17α(H),21β(H)-C30藿烷(C30-藿烷)、22S-和22R-17α(H),21β(H)-C31升藿烷(22S-C31升藿烷;22R-C31升藿烷)总排放因子分别降低了72.23%,64.95%,70.78%和74.68%.气相正构烷烃呈双峰前锋型,以C17~C18为主峰碳,固相呈单峰前锋型,以C18~C21为主峰碳.藿烷类有机物其22S-C31升藿烷/(22S-C31升藿烷+22R-C31升藿烷)的比值在0.46~0.56之间,平均值为0.50,符合石油中藿烷的分布特征.正构烷烃总排放因子与17α(H),21β(H)-C30藿烷总排放因子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其R~2为0.926 8.此外,行驶工况对测试车辆正构烷烃及藿烷类有机物排放有较大影响,非高速工况下排放因子是高速工况的1.69~2.42倍.  相似文献   
6.
室外空气不好,也影响车内空气质量,不少车主安装车载空气净化器来抵抗雾霾侵袭,希望以此降低车内PM2.5污染。 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车载空气净化器都声称具有除甲醛、去异味、除PM2.5等功能。专家指出,大部分车载空气净化器由于受功率等因素制约,去除PM2.5的功能有限,效果不如车载空调的内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7.
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排放与行驶工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SEMTECH-D车载排放测试仪测量了东风柴油卡车在城市实际道路工况以及等速和加速工况下的油耗及污染物排放状况.测试结果显示,测试卡车实际道路综合百公里油耗为17.8 L,NOx、CO和HC排放因子分别为3.96、8.86和2.15g·km-1.其中主干道路况相对较差,油耗与排放因子较高,是所有测试道路平均水平的1.3~1.8倍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重型车油耗及污染物排放与各行驶工况下的速度、加速度均密切相关,车辆在高速加速行驶状态下易产生高排放.车辆在30~50 km·h-1速度区间内等速行驶时,油耗与排放因子最为经济且环境友好.车辆在加速行驶时,油耗与NOx、CO排放因子可达到城市实际道路平均水平的2.0、2.2、1.4倍,急加速时达到2.8、2.1、14倍.应用比功率概念可准确描述车辆在各运行工况下的排放水平,但在重型车上缺乏实验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轿车市场的日益火爆、国内各大轿车厂家纷纷加入降价行列的同时,汽车的安全性也成为轿车的一大卖点,ABS、安全气囊、安全舱结构等成了轿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推销产品的重要筹码而大力宣传.但是,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中,安全气囊却有着一定的独特性,它不比空调、音响等车载装置,其作用实际上是有着很严格的条件限制的,并且只在某一范围内才产生作用.若不了解安全气囊的工作条件和范围,而一味地认为有了气囊就万事无忧了,最终安全气囊可能非但不会起到安全的作用,而且还给驾乘人员造成其他意外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车载电子电器设备的温度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兆明 《环境技术》2009,27(5):12-18,36
ISO16750《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系列国家标准转化已进入报批阶段。系列标准的第4部分《气候负荷》引用IEC 60068-2-14规定的试验N:温度变化(GB/T2423.22)中的试验Na:规定转换时间的温度快速变化和试验Nb:按规定温度变化速率的温度变化试验。2009年1月,IEC对60068-2-14进行了技术性改版。将IEC 60068-2-33《温度变化导则》(GB/T2424.13)的内容并入;对试验及温度变化容差的描述和要求、编辑和插图都做了修改和修订。等同采标的GB/T2423.22的改版修订工作已在进行,估计2010年稍晚就可以发布。这里就当前国际标准和将发布等同国标的试验方法对车载电子电器设备的温度变化试验进行描述,同时对试验要素和及其应用要素作一些介绍。ISO16750《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系列国家标准转化已进入报批阶段。系列标准的第4部分《气候负荷》引用IEC 60068-2-14规定的试验N:温度变化(GB/T2423.22)中的试验Na:规定转换时间的温度快速变化和试验Nb:按规定温度变化速率的温度变化试验。2009年1月,IEC对60068-2-14进行了技术性改版。将IEC 60068-2-33《温度变化导则》(GB/T2424.13)的内容并入;对试验及温度变化容差的描述和要求、编辑和插图都做了修改和修订。等同采标的GB/T2423.22的改版修订工作已在进行,估计2010年稍晚就可以发布。这里就当前国际标准和将发布等同国标的试验方法对车载电子电器设备的温度变化试验进行描述,同时对试验要素和及其应用要素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公交车上空间有限,在车上人多时,有些人会站在电视跟前,有些人则离得很远,为了把图像看清楚,眼睛的调节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还有人站在屏幕偏斜角度大的地方看,这样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有的人刚好坐在电视下面,会仰着头看电视,时间久了,除了对眼睛有伤害,颈部肌肉也会感到酸痛、劳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