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3篇
综合类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式微 《安防科技》2003,(1):66-66,71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强劲地推动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设备已从晶体管、小规模IC组成步人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的格式.晶片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而整体耐过电压、耐过电流的水平直线下降,因而对浪涌电压(SURGE)的防护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相似文献   
2.
避雷针保护范围验算数学模型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针对现有国家标准中避雷针保护范围确定的问题 ,即多是给予形状上的描述 ,而在实际设计或验算过程中通常计算量很大且重复工作多 ,笔者为应对上述的问题 ,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新方法 ,建立了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的数学模型 ,且编制了相应软件。  相似文献   
3.
石油天然气井站是天然气开采不可缺少的生产场地,这些井站绝大部分地理位置都处于海拔高度300~600米的山区丘陵地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井站自动化、高科技设备设施越来越多,为了井站这些设备、设施不被雷击,一般在井场都安装了避雷针,对电气设备安装了浪涌保护器,同时对各类设备还作了人工接地等防雷措施.特别是近两年天然气开采行业,对井站防雷设施要求越来越高,花去大量人力和物力,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井站防雷改造工作上,少的几十万元,多的上百万元,已逐步地将原来井站安装的自制独立式避雷针改造成铁塔优化式避雷针.现在井站安装的这些避雷设施,到底起到避雷作用?还存在什么问题?还需不需要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去搞重复防雷?这是天然气开采中的一项重大技术课题.现本文针对这一课题同时根据天然气井站雷击发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看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8级大地震波及范围很大,给陕西省部分地方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灾后,汉中、宝鸡的地震救灾过渡安置点由于缺乏防雷电保护,打雷时有遭受雷电灾害的可能,亟需要对其采取防雷电保护措施.对救灾过渡安置点采用独立避雷针进行防护,该措施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就成为首选,其布设选点要科学、规范,可使其效益最大化,避雷针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做到牢固可靠,在施工中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始终把安全和牢靠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5.
作为母性文化的重要内容,民居建筑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合体。中国古人素来讲究应天之时运,承地气之养,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黄山古民居正是这一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 黄山地处长江以南,坐落于安徽省的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  相似文献   
6.
肖惠临 《安全》1999,20(3):15-17
应用可靠技术于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之中,按照应力,疲劳等失效原理,结合由于雷击所造成的具体事故实例,对避雷针进行的失效分析,同时,从“人-机-环境”本经的角度,提出了预防,预控,预测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结合甬沪宁长距离进口原油管道的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的情况,探讨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的安全措施,建议在罐区外边境合理位置装设避雷针进行罐区阻雷保护.  相似文献   
8.
冉华  李国栋  任航 《安防科技》2011,(12):3-4,11
一、引言大型储油罐现在都是指立式金属罐,它是大型油库及大型冶炼厂的主要储运设备.立式金属罐主要分为拱顶罐、浮顶罐,浮顶罐又分为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国内一般都在用10万立的外浮顶罐进行原油的储备,储油罐单罐直径80米,罐壁高度23.5米,罐壁连接防雷防静电接地10米处,一次密封为机械密封,二次密封为镀锌钢板加内隔膜密封.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如何利用折线法和滚球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 ,并通过分析对比两者的安全性 ,提出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能做到安全防雷  相似文献   
10.
按照应力、疲劳、锈蚀、腐蚀等失效原理,结合由于雷击所造成的具体事故案例,对避雷针(网)进行失效分析。同时,从“人机环”本质安全化的角度,提出了预防、预控、预测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