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环境》2008,(8)
污泥,一个原本陌生的名词,却因屡屡造成污染而被老百姓铭记;污泥,一种污水处理必带的附属产品,却被现代城市污水处理的决策者忘却。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我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一号机组,在整个第三次循环周期中实现不停堆连续安全运行463天,创造了电站自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安全运行的新纪录,刷新了中核集团公司所管理的核电站安全运行的纪录。同时,在202、103的两次大修中,秦山第三核  相似文献   
3.
细菌内部电子传递快慢及其代谢水平是其外在活性的决定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对于细菌活性、电子传递及代谢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针对氮循环的经典过程—反硝化过程,以施氏假单胞菌为模式反硝化菌,系统探究了不同电子供体条件(不同C/N比)下电子传递对反硝化脱氮效率的影响,并通过重水标记(DIP)-拉曼光谱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了代谢活性与电子传递、脱氮相关因素的潜在联系.结果表明,在反硝化前期(0~9 h),NADH脱氢酶活力均处于较高水平,导致电子传递系统活性(ETSA)迅速升高,加速了反硝化脱氮效率,NADH脱氢酶平均活力相对于C/N为5时分别增加50.97%(C/N=10)和83.40%(C/N=20),同时NADH/NAD+比率分别增加43.98%(C/N=10)和65.27%(C/N=20).在反硝化后期(9~24 h),碳源的消耗降低了ETSA,导致脱氮活性降低.同时,在反硝化过程中,C—D键的拉曼特征峰变化表明微生物代谢活性与NO3--N还原量呈负向的线性关系,揭示了反硝化菌代谢和脱氮活动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4.
《环境》2012,(2):28-29
1942年美国科学家费米在芝加哥大学运动场看台下面的石墨反应堆内,首次实现了原子核链式反应,开创人类利用核能新纪元.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核能是公认的经济、清洁、技术先进且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能源.  相似文献   
5.
曾静 《中国安防》2008,(5):66-67
民用,这个绝大多数行业一致追求的"圣经",近年来在安防行业被频频提及,商品一旦民用化,就意味着面临一个庞大的市场,犹如进入桃花源后,山重水复之际,柳暗花明,前景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